第24讲工业生产的区位选择 贵州省兴义一中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知识讲解]
1、工业生产活动
(1)工业的投入和产出
特点:对自然要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在地域上灵活,季节性不明显。
投入 |
自然条件:土地、水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能源、资金、科技等
产出 |
工业产品(主要满足生产需要重工业、主要满足生活需要轻工业)
工业三废
经济水平较低地区 |
工业投 劳动密集型:分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如纺织工业)
入类型 资金密集型:常与资源密集型分布在一起→经济水平较高地区
技术密集型:分布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2)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部分地区(如亚洲四小龙)进入工业化社会。
工业分布:就世界而言,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就国家而言,集中在少数地区和城市。
工业部门: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棉纺、钢铁,第二次出现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第三次出现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
工业产值比重:发达国家下降、发展中国家上升。
工业投入:原料减弱,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减小,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
生产方式:大批量、标准化向中小批量定制方向发展。
部分工业部门的投入:
棉纺织厂:棉花、纺织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技术、场地、厂房、水源等。
汽车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劳动力、水源、涂料、资金、技术、场地、厂房。
钢铁生产:铁矿石、煤炭、耐火砖、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场地、水源、厂房、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手机生产:芯片(集成电路)、清洁的水源、电力、资金、技术、厂房、水源、劳动力。
煤炭生产:煤炭资源、水源、电力、机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鞍钢区位特点:近煤铁产地→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