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 贵州省兴义一中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08 11:06:14

[考纲要求]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知识精讲]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作用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集中式: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

城市

的地

域形

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组团式: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之间不相连属,而是有一定距离。这样用地显得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条带式或放射状布局。受特定条件的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道路发展而形成。这种类型的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而且运距很长。但是这种格局可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住宅区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形成: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发展

趋势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联系,高级

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

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

 

   (4)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具有商业和服务的功能):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5)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特点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6)其他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不能形成相应功能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