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高考易错点统计 高考地理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16 16:33:32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地球在宇宙中

1、地球的自转方向,不管从赤道上看还是从两极看,都是自西向东。

2、在地球上,越向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或地方时总是东早西迟)。

3、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是北半球的二分日。

4、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长,太阳照进室内的面积也最大。

5、高能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时,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干扰地球磁场时会产生“磁暴”

现象。(极光现象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6、极昼极夜的产生与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有关,而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更与太阳活动无关。

7、区时计算时,只要记住东加西减(时区差)就行,而与日界线的存在无关。

8、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汇点所在

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如果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或交叉),

则晨线上各点地方时不一定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也不一定为18时。

9、判断二分二至日的地球公转位置,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特别要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

10、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的

存在。也可以说四季更替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的位置有关。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另外: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必修一 ------第二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12、地球外部圈层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而不包含岩石圈。

13、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之间也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14、背斜成谷,说明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最严重;向斜成山,说明向斜槽部受外力侵蚀最少。

15、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为主,多峡谷;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冲积平原(在河流两岸)

和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冲积扇位于山口处,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皆可能存在。

16、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非太阳辐射,故“高处不胜寒”。雪后气温回升慢也是因为

地面辐射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17、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

面相反。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只能是就同一水平面而言。

18、当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在赤道以南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受亚洲高压控制,

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在赤道以北,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上述情况相反。春秋分日时,赤道低气压带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注: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19、我国北方冬季的寒潮、沙尘暴、暴风雪以及夏季的暴雨都与冷锋活动有关。

20、如风向由四围指向气压中心,说明中心气压较低,应为低气压或气旋。

2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夏季的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

22、在海陆间水循环中,直接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的环节是降水,但水汽输送对陆地上

淡水资源的更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下渗或地下径流才可以说联系到岩石圈。

2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冬季为逆时针(自东向西)。

24、台风参与水循环的是水汽输送环节,伏旱时,台风带来降水,既缓解旱情,还带来凉爽天气。

25、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