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考点复习03
题组一:正午太阳高度及计算
(2010•江苏启东质检)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图,据此~2题。
1.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D )
A.23°26′ B.66°34′
C.90° D.45°
解析 若楼高h与影长s相等,则tan α=hs=1,α=45°,即太阳高度角等于45°。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D )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H=90°-|φ-δ|,冬至日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21°34′N与南回
归线之间纬度差也是45°,因此21°34′N正午太阳高度是45°,同理,68°26′S与南回归
线之间的纬度差也是45°,故68°26′S正午太阳高度也是45°。
题组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0•青岛期中)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X日M地的昼长为 ( A )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4.X日 ( B )
A.青岛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北京日出东南方
C.M地的白昼比N地的长
D.悉尼正午日影为全年最短
解析 结合题干条件可知,MN为昼弧,由于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可以计算
出昼长为6小时。X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季,北京日出东南方。
题组三:地球公转及其影响
5.(2010•湘潭模拟)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乙图中画斜线表示夜半球;在右上角粗线段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答案 略。
(2)此时北京时间是6月22日20时(月、日、时)。全国人民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时,地
球公转在甲图中B(A、B、C、D)点位置附近。
(3)此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此时Q点昼长18小时。
(4)图示时刻,假设有一架飞机从P地以每小时1 000千米的速度沿最短航线飞往M地,
其飞行方向是西北,到达时,旅客可以看到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是太阳在地平线上一定高度
整日不落。
解析 第(1)题,画图时要注意晨昏线与昼夜半球的关系,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
由图示可知,此时0°经线上是6月22日12点,由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是6月22日20点。
全国人民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的时间是10月1日,地球公转在秋分日附近。第(3)题,此
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Q点所在纬线圈的昼弧
长为270°,昼长为18小时。第(4)题,球面上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上的劣弧长度;
此时北极圈上有极昼,旅客可以看到太阳整日不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09•广东文基)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解析 a为晨昏线,c为经线,当a、c重合时,应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所以
各地昼夜等长,无极昼夜现象。因b点自转速度最大,b为赤道上某点,所以b地正午太
阳高度为90°,而近日点在1月初,所以D错。
答案 A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解析 由于b地位于赤道,赤道地区无地转偏向力,所以水平运动的物体在赤道上无偏转
现象。
答案 C
(2010•浙江六校)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桩揭幕仪式。黑瞎
子岛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该处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据此回
答3~4题。
3.黑瞎子岛位于下图中的 (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4.黑瞎子岛2010年3月21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