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考点复习04
第5讲 环境管理
考点一 环境管理概述
强化专练
1.关于环境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国家和政府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故政府不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②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
③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完整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制度和行动方案 ④环境管理对个人的要求是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考点二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
强化专练
2.(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08年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限制和禁止高能耗、高排放和部分资源型外资项目,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的做法,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 新华网2008年2月25日消息:国家环保总局将联合证监会、保监会等部推出两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
——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并推出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绿色保险即由保险公司对污染突发事件的受害者进行赔偿,一方面可减轻政府与企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增强市场机制对企业排污的监督力量;环保总局联合证监会等部门,将加强对上市融资或上市后再融资公司的监管力度,环保不过关的不能上市或再融资。
(1)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的一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环境的管理,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够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那么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什么?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4)材料一说明环境管理过程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措施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实现 、 、
三者统一,走 发展道路。
答案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2)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3)对象:个人、企业、政府。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4)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可持续
考点三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强化专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项目
次序 温度(℃) 粘附力(N)
1 15 2.0
2 25 3.1
3 30 3.3
4 35 3.6
5 37 4.6
6 40 4.0
7 45 2.5
8 50 1.4
(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曲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答案 (1)作图(无论是曲线或折线,只要形状大体正确就给分)
(2)随着温度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或:37℃时,粘附力最大)
(3)公众。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
(4)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粘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命题视角一 环境管理的实施
(考题改编)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为“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说明原因。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移民对周围的土地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现象。请依据环境管理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 (1)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4)①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②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命题视角二 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行政法规30多件,环保法律20多件,缔结和加入了国际公约30余项;资金投入从1981年的25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 106亿元,“十五”期间更是投入了7 000亿元。
(1)根据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的认识。
(2)过去,我国的环保工作主要局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环境专业工作者,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 ,特别是 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