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突分配合教案
课 的 设 想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 刘洪连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的体育课一直按照类别教学模式进行,选用教材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安排,本课属于模式中的一节。
这节课的篮球选项主教材是复习交叉步持球突破,配合教材是跳步急停及三步上篮。另外因为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只有个别学生的球性比较熟,大部分应以基本功练习为主,整堂课除了一些主要练习的内容以外,抓得很多的是让学生练基本功。例如:每组练习时,一组只有一个学生在练,其它学生在旁边就是练各种运球,拨球,绕球等基本功。
以上是一些教材的设制,下面谈谈整节课的构思。
1、 点名的方法
体育课点名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采用报数的点名法,我在这堂课上是采用球数的点名法,按球数确定人的数量,每人一球,球多出来,那么人就少了,一问便知。所以在课上看不到明显的点名制度。
2、准备活动的安排
本堂课是用球来做准备活动的,首先是游戏,接着是熟悉球性,没有徒手操,也没有球操,把一些球性练习代替了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比如:原地胯下“8”字运球(由小幅度到大幅度),就是一个肩关节的活动和做了几个8拍的体前屈。再比如:行进间胯下“8”
字绕球,每跨一步就是一个弓步压腿和腰部、膝部的活动等等。因此整个准备部分过程不断起到了准备活动的效果,而且是一次篮球基本功的练习。
3、发挥学生个性,处理个别差异
基本部分中,让学生自己看图解,自己组织练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看篮球图解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总会有先进生和后进生,辅导后进生的同时,对先进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堂课的突破是以左边为例,而要求先进生左右边都要会,在巡回辅导中得以体现。
本堂课是学生每人一球,一直贯穿着课的全过程,充分提高了器材的利用率。学生不断的在活动,除了听讲解、看图解。手中的球始终没有停过,一直在不断的动,不但体现了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而且无意中在不断地训练篮球基本功。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一些微薄设想,望领导们、同行们指出存在的问题或提出好的建议,让我更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