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加 变一变》教案 湖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课
教学设想:
《加一加,变一变》一课是湖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课的课程。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同时又融入了“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切入点,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描画、想象添画和交流,让学生掌握物体基本形状的画法,在感悟和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
1.能辨识和描画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
掌握加一加、变一变的作画步骤。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智慧星 图画纸
学生: 水彩笔 油画棒
一.欣赏感知
1.欣赏课件《花仙子》
a. 揭示课题。
b.让学生感受形的联想和变异,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探究,启发联想。
1.课件展示四个物品。
a.教师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联想。
b.教师变出四样新的物品,学生欣赏感知。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和方法。
a.了解物品的外形特征,渗透轮廓意识。
b.描画外形。
c.旋转纸张, 发挥想象。
d. 加一加,变一变,添画完成。
e.上色。
3.启发学生用同一种物品外形想象出的不同形象,培养求异思维,提供多种思路。
4.出示问题作业,了解作画中应避免的问题。
三.自主表现。
1.可选择屏幕中的物品,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来加一加,变一变。
2.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尽可能设计的和别人不一样。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评说你喜欢的作品,说说作品的特色。
3.老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加一加,变一变”的手工制作作品,感受想象的魅力和作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小结本课,鼓励学生善于运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想象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