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跳舞 苏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9-18 08:01:08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2、技能目标:学会从艺术品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
2、欣赏古今中外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虚心作品造型、线条的表现。
3、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教学准备:
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放一段欢快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3、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用舞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赏析探究。
1、板书课题。
2、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3、出示《舞蹈纹彩陶盆》。
介绍:折射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4、问:
1)上面画了些什么?
2)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
3)你知道为什么跳舞吗?
5、欣赏中外部分民族舞蹈录像(感受不同地区舞蹈特点)。
1)你所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的舞蹈?
2)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
3)请小组内的同学根据所看到舞蹈的特点一起续编这个舞蹈,最后汇报表演。
6、分析书中作品。
 1)人文性。
本课通过欣赏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让学生了解舞蹈是很早就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了解舞蹈的历史。通过欣赏中外民族舞蹈,感受不同地区、国家、民族舞蹈在技巧和风格上存在着差异,体现了舞蹈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2)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通过将照片和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及对舞蹈造型、线条进行分析,体会到艺术家是在抓住了舞蹈者舞姿特点的基础上并融入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之后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意识到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具有审美价值。
3)亲身体验舞蹈。
(三)、创作表现。
1、思考:
1)准备用什么样方法表现舞蹈者?
2)你准备怎样表现?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