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神秘微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高二年级(12)班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 题:永恒的神秘微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课业类型:综合欣赏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12)班
教 师:
教学时间:2009/10/20(两节课)
设计思路:
本课选用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欣赏》上册第八课——产生巨人时代的艺术。教材知识系统、内容丰富、涉及较广泛。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一人一画一世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从高中生心理学的角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美术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由于此课内容广为熟悉,所以教学需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需要出发,师生共同大胆探索,挖掘出新意,最终达到提高高中生综合审美的能力和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特点,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活动及教师讲解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思考、并积极去实践探索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对自己生命热爱之义。
教学重点:
1、对达·芬奇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难点:
学会欣赏西画,并理解为何《蒙娜丽莎》如此著名,谈谈学生心中的“蒙娜丽莎”?
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有关图片实物等;网络资料搜集、课本、绘画工具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实验引入新课:
1、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注:以下出现问题都是需要学生回答,互动)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授新课
A、达·芬奇简介
B、达·芬奇的创作成就。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C、引入主题——对《蒙娜丽莎》的欣赏:(对比中世纪作品)
1、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5、此画背景有什么问题吗?
D、对“蒙娜丽莎”身份的猜测:(为何花费达芬奇四年时间?)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母亲?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商人之妻)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
5、《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E、对“蒙娜丽莎”身份的考证:(从细节去解读绘画作品)
1、微笑----笑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情表达方式,同样是笑,会因笑法的不同而有很多含义。(学生表演并回答笑的情态)微笑 就是微微的笑 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不单单是一种表情 更是一种感情。总结
1、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保持好心情
2、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
3、使自己在环境中更容易立足
4、让大家都变得尊重自己,有礼貌!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微笑是一种态度:爱生命,爱生活,爱自己!
蒙娜丽莎微笑神秘在什么地方?——剖析绘画细节。
2、眼神----你读到了什么?(看出了她什么样的心里活动?)
鄙夷、自信、慈祥、淡定、深情等
3、手势——心手相连,摆弄看、说说看?
高贵、端庄、矜持、美丽、不劳动等
F、今天的蒙娜丽莎是什么样?(《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作文300字)
G、说不尽的蒙娜丽莎:
1、杜桑的《蒙娜丽莎》
2、恶搞的“蒙娜丽莎”
3、新时期有关《蒙娜丽莎》的作品
4、商业派生品
四、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未来的科学研究也许会为我们解答许多关于此画的疑问,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哑谜般索然乏味。毕竟,《蒙娜丽莎》是一幅画,一幅美丽的肖像,我们带着虔诚,也带着无需解答的疑问去欣赏她,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