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三要素”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10 17:01:40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徐兰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也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我校的选修科目选择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这本书总体来说,不适合于我们的教学需求。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很多重点的内容都描述的过于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内容根本是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考试的需要,补充了很多内容,也把有些内容在讲述时详细化了。下面,我就以此书中“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中的“对象的三要素”做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1. 类与对象的概念

2. 对象三要素的各自含义

3.在代码窗口中设置对象的属性

【教学难点】1.事件及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3.让学生会在代码窗口中设置对象的属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体验法、直观展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件《对象的三要素》

2.随堂练习题

教学设计思路:

先让学生从实例中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从两者的概念中逐步引出对象的三要素包括哪三方面的知识。在掌握了对象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再逐一展开各要素的相关知识。在每一个知识点中列举相关的例子,以便于学生理解。最后,让学生做两个综合练习题,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控件的基本属性,所有的属性设置都是在属性窗口中完成的。这些属性除了可以在属性窗口中设置以外,还可以在代码窗口中进行设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对象的三要素。

一、类与对象

师:在讲对象的三要素之前,先来理解一下类与对象的概念。

类——是现实世界中某些对象的共同特征(属性和操作)的展示。

对象——是类的实例,是具有某些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抽象。

教师提问: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类与对象哪个范围大?

学生回答:类范围大,它包括了对象。

师: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类与对象的概念:

例一

公交车是类,大家上学时坐的8路车,1路车……是子类,而具体的一辆车,比如车牌号为苏EM1234、苏EM6789……就称之为对象。

图1 公交车中类与对象的分类

例二

球的属性有“颜色”、“质地”等,它有方法,如“滚动”,具体的一个足球、铅球是对象,它们都有自己的颜色、大小等属性,但是都遵循“球”这个类的特性。

小结:在理解了两个例子的基础上,再与前面所学知识(控件)联系起来,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具箱”中的控件都可看作是一个类,单击按扭后在窗体上画出的诸如按扭、标签等元素,都是由相应的类创建的对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对象的三要素。

二.对象的三要素

属性——对象的性质

方法——对象的动作

事件——对象的响应

师:以气球为例,来说明对象的三要素:

表1 气球的三要素

强调:方法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动作,而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

师:下面,我们来结合类、对象及对象的三要素,做两个练习题:

习题1.

在信息技术课上,小组讨论的题目是:以汽车为例子来说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下面是四个小组的发言,说得全部正确和比较好的是( CD  )。

A、汽车会开动为属性、汽车颜色为方法、拨动方向盘为事件激发(汽车转弯)

B、汽车是类、桑塔纳是对象、4个轮子是属性、转弯为方法、刹车为事件

C、汽车是类、桑塔纳为子类、具体一辆桑塔纳是对象、喇叭响为方法、车颜色为属性

D、汽车是类、具体一辆桑塔纳是对象、4个轮子是属性、转弯为方法、拨动方向盘为事件激发(汽车转弯)

习题2.

在信息技术课上,小组讨论的题目是:以鸟为例子来说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下面是四个小组的发言,说得全部正确和比较好的是( BC  )。

A、鸟是类、喜鹊是对象、2个翅膀是属性、飞翔为方法、响声为事件(激发停留鸟飞翔)

B、鸟是类、具体某喜鹊是对象、2个翅膀是属性、飞翔为方法、响声为事件(激发停留鸟飞翔)

C、动物为类、鸟为子类、具体某喜鹊是对象、鸟会叫为方法、有羽毛着色为属性

D、鸟会飞翔会叫为属性、响声为事件激发停在树上的鸟飞翔

小结与引入: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把类、对象及对象的三要素这些概念基本上搞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对象的三要素在代码窗口中是如何表示的。

1.对象的属性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对象的许多属性会影响对象的外观及功能。如窗体的Caption属性决定了窗体标题栏中显示的内容、Height和Width属性决定了窗体的大小、Top和Left属性决定窗体的位置等。不同的对象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也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对象的属性可以在设计程序界面时通过属性窗口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

对象.属性 = 属性值

例1:将命令按扭“Cmdok”的高度设置为1000个单位

Cmdok. Height = 1000

↓      ↓      ↓

对象名  属性名  属性值

2.对象的方法

方法是针对特定对象执行一项任务的特殊过程或函数,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动作。调用方法的格式如下:

[对象].方法 [参数名表]

例2:在窗体“Form1”中显示“欢迎进入VB的世界!”

Form1 .Print  " 欢迎进入VB的世界!"

↓     ↓

对象名  方法

注意:在调用方法时,可以省略对象名和参数。省略了对象名,表示为当前对象,一般指窗体。

3.事件及事件驱动

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扭,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需要命令按扭响应Click事件,只要把完成Click事件功能的代码写到Click事件的事件过程中,事件过程是事件的处理程序,与事件一一对应。事件过程的形式如下:

Private Sub  对象_事件名()

…(事件过程代码)

End Sub

师:VB程序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程序的执行是由事件控制的,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的执行顺序,这就是VB的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

师:在VB中,每个对象都有一系列预先定义的事件集,例如,命令按扭能响应Click(单击)、GotFocus(获取焦点)、LostFocus(失去焦点)等事件。而我们现在只需掌握两种事件:Load和Click

(1)   Load:窗体的加载(或是装入)事件

例3.编写代码,使程序运行时,窗体变为红色

Private Sub  Form _ Load( )

Form1.BackColor = &HFF&

End Sub

例4.编写代码,使程序运行时,命令按扭“Cmdok”的高度变为2000个单位,宽度变为3000个单位

Private Sub  Form _ Load( )

Cmdok. Height = 2000

Cmdok. Width = 3000

End Sub

(2)   Click:单击事件

例1.编写代码,使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扭,窗体上显示“欢迎使用VB!”

Private Sub  Command1 _ Click( )

Form1.Print "欢迎使用VB!"

End Sub

例2.编写代码,使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扭,在文本框中显示“欢迎使用VB!”

Private Sub  Command1 _ Click( )

Text1.Text = "欢迎使用VB!"

End Sub

注:以上四个例题,都是在VB软件中边讲边操作。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分清了类与对象的概念,掌握了对象的三要素,以及各自在代码窗口中的表示方式。下面,请同学自己动手做两个练习题:

练习1.

(1)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cmdok

(2)在窗体上添加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为zhangsan

(3)要求:当单击命令按钮时,文本框的宽度改为1200,高度改为600,项端距离改为1200,左端距离改为800

练习2.

打开Form1.frm,编写代码,完成如下设置:

(1)单击“你好”命令按扭时,窗体上显示“你好”

(2)单击“确定”命令按扭时,文本框中显示“确定”。

(3)单击“取消”命令按扭时,标签中显示“取消”。

(4)保存文件。

授后小记:通过不断的举例,学生总算搞清楚了类、对象及对象的三要素的概念。此节课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在代码窗口中编写程序,他们都觉得很神奇,编写代码后,运行时竟然可以在窗体上出现相应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搞不清楚对象与事件的对应关系,结果运行时都是错误的。这节课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代码窗口,所以做错也很正常,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练习,不断深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代码窗口中编写一些简单的代码。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8次印刷

[2]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4月第5次印刷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