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节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21 20:57:37

第三节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如何利用幻灯片处理和加工文本、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信息,并根据任务集成多媒体作品。教材围绕多媒体制作得流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得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而展开,在制作时既有思想方法的提炼,也有工具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2)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技巧

3)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集成

4)多媒体作品集成和发布的技巧

『能力目标』:

1)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综合分析信息、并把信息工作多媒体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高中学生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及作品评价缺乏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给予更多关注。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参加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对于创作的多媒体作品进行量化评价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增强多媒体信息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案

2)如何利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处理,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力、认知水平不同

2)多媒体作品的构思,在充分表现主题的基础上,突出创意;

3)怎样选择恰当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形式,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实施呈现理想的效果。

【教学手段】: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教学安排】:

五课时

1课时——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2课时——素材的采集和加工《革命先驱——孙中山》封面制作

3课时——利用powerpoint进行素材的加工

4课时——作品的集成

5课时——作品的发布与评价

【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

1课时

课题——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革命先驱——孙中山》、《掠影》、《目标——西部》,并从读者的角度,说说你的收获。(可从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分析)

让学生从信息的接受方来体现和评价。

提出疑问

1、  多媒体作品和一般作品的不同之处?

(多媒体作品运用了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更大的积极,从而达到表现主题的作用)

2、  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等各种媒体在表达主题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文字——详细介绍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图形、图像——学生最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所表                            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

动画——在有限的版面中呈现大量不同层面的信息

声音——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               强学习兴趣)

3、  你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时候是如何准备的?

(同学们在制作前都有所准备,但往往准备的不很充分,这就导致了最终的作品存在各种问题。那么到底制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从问题入手,引出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流程

要注意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小故事

两个樵夫阿德和阿财一起上山砍柴。阿德天没亮就先去了,阿财则把磨刀石带上山。

  到了中午,阿财停了下来磨刀。阿德心想:“我才不想浪费时间。趁着你停下来的时候,我还可以抓紧时间多砍几捆柴呢。”        很快地,一天又结束了。阿德只砍了六捆柴,而阿财却砍了九捆柴。

磨刀不误砍柴功

需求分析

对作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具体作以下事情:

1确定对象和目标:

       明确作品的阅读对象、作品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2确定内容和形式

      明确作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3明确条件与限制

      根据要达成的目标和内容,分析目前情况能不能做到。

具体分析需求分析应该完成的任务

案例分析

校园安全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要求大家向幼儿园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在幼儿园内的安全知识,进行需求分析要分析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组长组织,然后选择代表准备回答。

对比课本p58面《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需求分析完成

规划设计

从一开始欣赏的3个作品中,分析其整体规划、内容设计、结构设计、版面设计、工作计划等方面的特色。

1.  理清设计意图,确定内容线索

2.  选定主要内容,设置栏目名称

3.  确定表现方式,设计呈现方式

丰富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游戏

活动规则:

12个选手进行比赛;

2、每人为对方选题,对方答错自己得1分,答对对方得1分;

3、先到3分者胜利

4、选手可以对该题弃权,双方均不得分

幻灯片基础知识、幻灯片操作两种体形

对操作加深印象

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确定的主题,应用前面的方法确定主题,应用前面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

教师提供3个素材

1.我的家乡

2.福娃简介

3.再别康桥

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小结

   需求分析是作品制作的第1步,要求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需求分析的讲解。“磨刀不误砍柴工”,花少量时间进行需求分析是值得的,并且是非常必要的。

    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在人生的路上,迈出的每一步也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规划,这样才更坚定、更有力。

 

2课时

课题——素材的采集和加工《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封面的制作

 

新课导入

   多媒体作品在设计方案之后,进入着手收集材料,资料获取后,经过加工处理制作完成多媒体作品。

 

教师讲解

以《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例,设计、制作封面。

1.背景设计

1)格式→背景

2)右击鼠标,选择背景

3)在“填充选项”中,选择“来自文件”,找到背景文件

2.插入图片

1)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找到该图片

2)直接从其它地方复制过来

3)尺寸控制点——改变大小

4)旋转按钮——改变形状

5)设置透明色

3.插入艺术字

1)插入→图片→艺术字

2)艺术字按钮

3)艺术字横、竖排的更改

4.文本框的使用

1)插入→文本框→水平、垂直

2)绘图工具栏文本框按钮

5.保存

教师通过讲解加深学生多基础操作的印象和操作的能力。

学生练习

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完成任务,以自己的姓名保存在桌面上。

注意:资料发送到学生d

     每组选择1个较好的同学帮助水平稍差的同学完成

加深记忆

教师总结

本节课以操作为主,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图片和文本信息的选取和加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记忆性忘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加提醒,完成作品后教师选择部分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保存学生作品留下节课使用。

 

3课时

利用powerpoint进行素材的加工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音频和视频是常用的多媒体素材,他们有哪些格式?如何播放它们?如何剪辑处理?哪些可以在PowerPoint中使用?

演示播放各种音频视频

通过观看音频视频,对它们有感性认识。

声音、动画、链接的使用与加工

1、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了解音频和视频以及它们的文件格式、特点等;学会常用的播放软件的使用:Media Playerreal Player、超级解霸等。  

2、剪辑音频、转换音频格式

1)用超级音频解霸3000剪辑一段音乐;

2)将一段wav音频转换为Mp3音乐;

3、截取视频画面、剪辑视频片段

1)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一个视频画面;

2)用超级解霸3000剪辑一段视频片段;

3)用超级解霸3000转换视频格式;

4、在PowerPoint中插入/链接多媒体素材。

1)在PowerPoint中使用多媒体的两种方法:插入法和链接法;

2PowerPoint中的超级链接(注意链接路径);

观看老师演示,了解并掌握剪辑音乐、截取画面、剪辑片段及转换格式的操作过程。

 

学生学会了解、识别音频视频文件及类型,熟悉播放软件的使用过程。   

   

图片、文本动画的使用与加工

1、图片的处理与合成:改变图片灰白度,去掉背景,加入文字等.工具有photoshop等。

2、文本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关键是要围绕重点来选材料,要充分体现设计意图。另外还要注意版面的设计,使得内容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3、动画的构思与制作: 如果我们的多媒体作品只有图片和文字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跟一些有图有文的文档没什么差别。那么,为了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地生动,我们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动画。举例:在powerpoint中如何插入动画。

学生能灵活地在PowerPoint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设计;熟练掌握超级链接。

注意事项

声音、视频在幻灯片中需要在相应的插件的支持下才能正常播放,它们是独立于多媒体作品之外的计算机文件。因此在使用这些文件时必须指明它在磁盘上的存储路径。

当我们需要复制或发布该多媒体作品时,除了多媒体作品,还要把所包含的声音、视频等文件一起复制或压缩成一个文件发布。

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课堂练习

1、尝试对音频和食品的播放,注意文件的格式;

2、完成音乐文件的剪辑和格式转换;

3、完成视频文件的画面截取和剪辑片段;

4、新建一个PowerPoint的“多媒体欣赏.ppt”,共4页: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图片欣赏;

第三页--动画欣赏;

第四页--影片欣赏;

首页中插入一段音乐;每页可通过超级链接相联;可以设置背景颜色或主题效果。

强化本节课的认识

教师小结

素材的处理这部分内容比赛多、杂,需要学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演示了,学生看懂了,但是存在不会做的情况。需要教师在讲解中选择容易的来进行讲解,在练习中,也需要小组互助来完成,这样也可以调到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时

课题——作品的集成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和素材的除理方法,现在我们利用本节课完成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

本节课目的

教师讲解

1、封面文字滚动效果

    打开作品“孙中山”,补上封面中的介绍孙中山的文字放在孙中山像下方,组合文字“孙中山”及拼音、文字“革命先驱”及拼音;

2、在菜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中设置各个文字/图片/艺术字的动画效果。

3、在其中任一上右击→选择自定义动画

4、注意:(1)动画的顺序

2)动画的声音设置

3)动画的效果

学生学会并完成“人物”版面中的动画效果设计。

学生练习

教师提供所需要的所有素材和学生前几节课已经做过一部分的作品,由学生动手完成制作作品。

教师巡视讲解。

注意小组合作

动手完成作品

教师点评

学生分析各小组作品

收集学生制作的作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使学生对疑惑或不会的地方清晰

教师小结

本节课以动画制作为目的,教师辅导为辅助手段,需要教师提前选取好素材,由学生制作完成,注意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指导,如果有可能,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熟练的同学在制作中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辅导。

 

5课时

课题——作品的发布与评价

 

新课导入

    由于PPT文件大,需要在PowerPoint环境播放,要想成为能够独立播放的作品,可以将其打包或转换为web网页格式,发布出去即可。

通过观察对作品发布有感性认识。

PPT文件打包

  准备工作:建立一个“多媒体欣赏”文件夹,将相关文件和素材资料全部移入该文件夹。

1)打开“多媒体欣赏.ppt”,选择菜单“文件”->“打包”,按提示要求进行,最后在指定地点生成一个exe文件和ppz文件。

2)如何运行“包”文件,双击exe格式的“包”文件,即可解包并运行。

观看老师演示,了解并掌握“打包”和“解包”过程。

PPT发布成Web网页格式

 

1)打开“多媒体欣赏.ppt”;

2)选择菜单“文件”->“另存为”,选择Web类型,保存即可。

3)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完成PPT作品后再作转换,转换后PPT中的一些效果及特色将不存在。

了解PPT格式和Web格式的区别,体会各自的特色,掌握转换操作的过程。

如何评价多媒体作品

阅读、学习P70中的评价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评价标准,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作品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得分

主题、内容

内容丰富、新颖、有吸引力,与主题一致(30分)

 

创造性

内容、结构设计独到,表达形式新颖(20分)

 

美工

整体布局平衡合理(10分)

 

整体风格统一,与主题吻合,界面美观(7分)

 

颜色(文字与背景,文字与文字)搭配合理、协调(7分)

 

图文并茂(6分)

 

技术

画面衔接流畅(10分)

 

交互设计合理、导航和链接准确(10分)

 

总分

 

作品点评

(特色与不足)

 

学生熟悉了解多媒体作品评价标准,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

课堂练习

1、在自己的练习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多媒体欣赏”文件夹,按要求完成"多媒体欣赏.pp"作品,并保存到“多媒体欣赏”文件夹中。

2、将"多媒体欣赏.ppt"分别以“打包”形式及“web”格式发布到自己的“多媒体欣赏”文件夹中”。

3、阅读P70多媒体作品评价表,学会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

4、完成P72“学习评价”填空。

 

教师小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多媒体欣赏”,介绍如何打包PPT文件、如何将PPT文件发布成Web网页格式,并指导学生运用评价标准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