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 语文(s版)
教学内容分析:
《小鹿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小鹿经过一年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好了桥,可以很方便地过河了,而獐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了。它告诉学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设计理念:
1、本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阅读教学就是“人本”的对话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演读、分角色读、讨论,练习说话等)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而不行动,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不行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劳的人,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知识与技能、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识课文生字,正确标画自然段序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的深刻含义。
2、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吧,谁能说说你在这两年都有哪些学习收获好吗?
生:我学会了很多生字和生词。
生:我学会了计算……
师:你们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那我来考考你们,谁知道什么是减法?(生回答)
师:可是小鹿的减法和你们说的不一样,想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鹿的减法》。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来写课题。(板书:小鹿的减法)
师: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小鹿为什么做减法?
生:他的减法和我们做的有什么不同……
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吧,看看你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又收获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该课所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在学校学习也快近两年,在这两年里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在我引导学生回顾在校所学所获时,幼小的他们会感到自己在这期间内竟然掌握了这么多知识,进而产生自豪感。为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另外,质疑的培养很重要,只有有疑问,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这也是我利用学生已学的减法和今天要学的减法作对比的引子。]
二、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看看你能从这篇课文中学会什么?(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先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可以说说你的收获,也可以请你的小组同学帮你解决遇到的问题。(生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面对一篇陌生的课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在读中可以发现问题,在读中也可以解决问题。初学课文,只读一遍,只能解决皮毛问题,可是读三遍或多读,就能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小组交流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时候让他们单独站起来回答,往往是哑口无言,可是在小组里他们却可以畅所欲言。小组交流,不但能使一些不爱发现问题的同学发现问题,而且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沟通能力。]
三、汇报所获
师: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展示给我们大家呢?
【字词收获】
生:我在课文中有认识了许多新字和新词。
师: 那 老师考考你吧。(大屏幕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如果该生全都正确读出,让该生介绍一下他是怎样把这些生字变成自己的好朋友的;如果未能全部正确读出,请其他同学帮助,并说说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师:同学们可都是识字小能手,让我们一起念出这些可爱的字词宝宝吧。(生齐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在两年学习的积累下,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掌握了许多自学生字的好办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音序查字法、偏旁部首查字法等等。我设计的这一环节,一是为学文扫清障碍;二是照顾中下等学生,让他们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各显神通,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
【标段能力】
生:我知道这篇可课文有9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和他的看法一样吗?(生回答)
【朗读展示】
生:我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师:请你选择一段你读得最好棒的读给大家听听。我再找几位同学和你比一比,你敢不敢呢?
生:敢。
师:谁愿意和他比一比呢?(师指名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呢?(指名朗读。)
【课文所获】
生:我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有小鹿还有獐子。
师: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小鹿的同学请举手?
师:谁愿意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小鹿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呢?(板书:这是一只( )的小鹿 )
[设计意图:在读文过程中,学生已经产生喜好,对于他们所喜爱的,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如它是勤快的小鹿,它是坚持不懈的小鹿等等。但不能点到为止,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说,他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并读给大家听听。在文章中寻找重点句子和词语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a.勤快的小鹿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学生找出后,大屏幕出示)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小鹿很累。
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一直、汗淋淋
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师:小鹿多累呀!谁来读读,读出累的感觉?(指名读、赛读、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鹿这样累过?当时你是什么样的?
【大屏幕出示:( )累得( )。】
师: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小鹿这么勤快的人呢?(夸一夸身边的勤快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训练学生抓重点词语,在阅读过程中,强调重点词语就能使阅读变得有声有色。另外,联系亲身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累到极致时是怎样的,完成写话练习。我还让学生夸夸身边的勤快人,这样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
b.坚持不懈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天。”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师:小鹿想要造好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坚持)
师:谁来说说“坚持”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意思,我们也要正确的书写他们,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坚持”。同学们,你们可要认真观察,看看他们都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还要注意他们的大小比例,这样才能把他们写漂亮。看看我们的同学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师在田字格范写生字,生练写。)
师:看,我们的同学们写得多么漂亮呀,在你们的认真和努力下,你们成功了,心里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小鹿成功了没有呢?
生:成功了。
师:谁能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
师:如果你遇见了小鹿,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快想一想,再写一写吧。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獐子和小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小鹿很勤快,獐子很懒。
生:小鹿不怕困难,能够坚持不懈,獐子只想不去做。
生:小鹿最后造好了桥,而獐子什么也没做成……
[设计意图:“坚持”是本文的精神所在,我通过抓关键词“坚持”让学生理解任何事情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成功永远不属于那些半途而废的人。“坚持”是重点词,不但要理解也要会写,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能够认真书写,无论写得好坏都要表扬,因为那是他们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我们要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他们也就能感受到小鹿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此时,再让学生以高兴的语气来表达小鹿的成功就不是件难事了。]
四、总结
原来小鹿想造桥,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一天一天地坚持做下去,每做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他用这种减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之相反,獐子想铺路,但总是空想,不去行动,到老了也一事无成。
同学们,光有美好的愿望而不行动,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不行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劳的人,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同学们,就让我们向小鹿学习,像勤奋的同学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为获取成功做减法吧!
板书设计:
18 小鹿的减法
小鹿 造桥 成功(坚持到底)
獐子 铺路 失败(发愁退却)
教学反思: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急于知道小鹿做的减法题为什么和他们做的不一样,究竟不一样在哪里?引导学生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原来小鹿想造桥,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一天一天地坚持做下去,每做一天,就与成功靠近一步,他用这种减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与之相反,獐子想铺路,但总是空想,不去行动,到老了也一事无成。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汇报通过学文的收获,通过近两年来的学习经验,一般同学都能够正确标画自然段序号,并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特殊符号画出,在识字的教学上,我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他们可以借用字典来帮忙,也可以通过同学来识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利用熟字记忆生字的能力很强,这也是他们记忆生字的最好方法。这样很容易就解决了自主识字的困难。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中之重,通过朗读可以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在自主阅读中学生都有对课文的理解,先读文,再谈体会,使学生将对文的理解更进一步。在突破文章难点时,我抓住关键词“坚持”让学生谈看法,并通过正确规范的书写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进而能感受到小鹿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此时,让学生以高兴的语气来表达小鹿的成功就不是件难事了。
最后告诉学生光有美好的愿望而不行动,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不行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劳的人,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倡议学习向小鹿学习,像勤奋的同学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为获取成功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