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课文7、8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析题引疑;简介作者。
二、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地在舒缓的音乐声中通读全文,思考并回答:
1.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2. 作者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3. 作者到“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三、 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四段
1. 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2.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描写榕树的句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遇不懂处作个记号。
2.学生汇报交流。
A.说说读懂了什么。
B.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重点理解:“那么多的绿叶……这美丽的南国树。”,并体会大榕树静止不动是什么样子的,了解哪里是静态描写。
3.你还能找出文中的其他静态描写的句子吗?
(三)学习第三段
1.自读课文,不懂处作上记号,并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鸟的?
2.学生交流并由组长选择向谁汇报。
这个过程中,了解哪里是对鸟的动态描写。
四、 归纳总结
1.这株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2.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什么区别?
五、 课堂练习
背景音乐响起
1.根据你对鸟的天堂的理解为你心中的鸟的天堂写一篇导游词或画一幅画。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机动)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榕树 鸟
形状、数量、颜色 变化、声音、动作
静态 动态
第二课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