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个人和一幅画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9 07:54:33
5 一个人和一幅画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单  元:回归自然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在荒山植树,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  
课文由景导入,山上“郁郁葱葱”的树为后来体现老人为青山的付出打下伏笔;接着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示出一位快乐的植树老人;之后在我和老人的谈话中,更是对老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  

3. 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2. 通过学生预习,并借助文章语言环境,让学生自主理解“粗犷、闲适、流溢、兴趣盎然”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劳、善良、纯朴、执著以及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重难点分析:  
l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l
				理解“一个人”和“一幅画”的内涵。  
德育渗透:让学生理解这样的人是社会的脊梁,值得尊重。  

课前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从题目入手,质疑导入。  (一)教师板书课题“一个人和一幅画”。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惑或问题。  

(二)学生交流。  
预设:  

之一: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之二: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之三:为何以此为题?有何用意?  
二、初读课文,解开心中疑惑。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正确。边读边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  
(二)教师出示重点词,同桌相互检查预习和读文情况。课件出示  

粗犷
				闲适
				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流溢  

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介绍了一个(
				)的人、一幅(
				)的画。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填写的理由。出示默读提示  

(二)反馈交流。  
预设一:一个生活艰苦的人;  

预设二:一个坚强执著的人;  
预设三:一个善良淳朴的人;  

预设四:一个精神孤独的人;  
预设五:一个勤劳乐观的人;  

预设六:一个爱树如子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刨根问底,联系课文相关语段说出根据。  

(三)伴随音乐集体展示朗读前面交流的语段。课件出示音乐  
   

第二课时    
一、品词析句,感受人物情怀。  

(一)默读课文。品析课文中有关植树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结合有关词语、句子或者段落谈谈你的体会,写下批注。课件出示读书提示  
(二)反馈交流。  

预设一:品读老人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植树老人艰辛的生活、辛勤的劳作。抓住重点词句:“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黑黝黝”、“密集”“像两块石头”、“血痕”。  
预设二:品读老人动作描写的句子,感受植树老人对树苗的爱惜。抓住重点词句:“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拥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著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尤其抓住“端详”、“拥”、“拍击”等词语,引导学生揣摩此时此刻老人的心意。  

预设三:品读老人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老人的执著与坚强。抓住重点句:“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蜇俺,把俺蜇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蜇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  
二、回归全文,揭示课题蕴意。  

(一)学生浏览课文。说说“一个老人和一幅画”分别指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读书提示  
(二)反馈交流。  

预设一:指植树老人和那幅粉笔画。从中感受到老人的孤独,老人希望有人陪伴及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植树造林的强烈愿望。  
预设二:文章的最后,作者用豪迈的山歌,老人的身影,流溢的晚霞,营造了意味深长的情景。这更可以称之为“一幅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让我们走近这位可敬的老人和他付出几十年心血的山林。课件播放一组郁郁葱葱的山林图片  

(二)假设老人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课件出示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