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寓言二则 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9 寓言二则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单 元:感悟生活,领会哲理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文言文的两则寓言故事。故事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易懂。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了农夫为帮助禾苗长高,将苗拔起,致使禾苗枯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深刻道理。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讲的是有一个人乘船渡江将剑掉到江中,他不急于找剑而是在船上刻下记号,船靠岸后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
2.能够熟读课文,并做到正确句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 2.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理清故事层次,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文中所蕴含的情理。 2.使学生懂得要按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重难点分析: l 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做到正确句读,并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
l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课前准备:
关于寓言故事的动画。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由寓言导入。 1、 (一)请学生说说了解的寓言故事,并谈谈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板书:寓言。 3、 (二)教师总结:古人留给我们许多文言文寓言故事,不仅读起来韵味十足,而且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警醒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就走进两则这样的故事。教师板书,补充课题。
4、 二、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一)解释题目。
1.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揠”字的写法。 2.让学生明白“揠”的意思就是“拔”,所以现在人们也称“拔苗助长”。
(二)读通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反复多读几遍。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遍,互相纠正字音。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请学生展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者认真倾听朗读是否正确。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注意指导“闵”、“揠”、“趋”、“槁”、“矣”等字的读音。 4.教师范读课文。标注停顿符号。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注意正确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三)了解故事,悟出寓意。 1.读通故事。
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逐字逐句地读文章,争取读懂每一句话。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预设: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这则寓言简单明了,学生应该可以在共同交流中将故事大意讲清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问题:
(1)“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基本有:……的……;代词;语气助词,不做解释。这些教师心中有数即可。
(2)文言文与现代文语序有差异,解释不通时,可以采取“换一换”的方法将句子读明白。 2.读懂故事。
教师出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宋人的做法对吗?他的可笑之处是什么?
(2)如果有机会,你想告诫宋人什么?用一个带有“急”字的词语形容宋人的做法。 反馈交流第二个问题时,引导学生说出: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否则会把事情办坏。(课件出示)通过“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等词语让学生感悟到“欲速则不达”的深刻道理。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总结方法。 总结上节课学习文言文寓言的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归纳总结。课件出示文言文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做到正确、流利读文。
2.读通故事,正确停顿。 3.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4.与人物对话,体会做法,悟出道理。 二、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寓言。
(一)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学习水平要互补。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自学《刻舟求剑》。 (二)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1.在汇报朗读时,相机指导“遽”、“契”、“吾”、“坠”的读音。
2.先请学生读课文,对停顿掌握不好的地方教师再适时指导。 3.对于这则寓言的大意,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遇到问题可以让他们通过讨论自行解决。
4.在交流最后一个问题时,出示: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结合小组讨论说出:做事不要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课件出示问题及寓意 此环节看似简单,但要想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的掌控。学生自学中的巡视指导,学生交流中的倾听、引导、总结、提升。教师要时时关注,使小组合作不要流于形式。
三、联系生活,使学习更有意义。 (一)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揠苗助长》和《刻舟求剑》这样的人和事。
(二)学习了这两则寓言,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课件出示讨论话题 四、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更多的文言文寓言故事,按照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把阅读体会和同学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拓展要求
五、书写生字。 学生介绍本课四个生字书写要领。尤其是“矣”,要将其写美观。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