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鸟是树的花朵 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3鸟是树的花朵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单 元:回归自然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鸟是树的花朵》这篇散文,用轻快的文笔描绘着鸟儿给冬日里带来的温暖与快乐、生机与活力。作者首先为我们展现一幅鸟儿为冬天光秃秃的树带来无限生机的动人画面,接着描绘了这些“花朵”独有的动感:它们在树间飞来飞去;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它们叫着、喊着,热热闹闹……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在平淡似水中让人感到温暖,打动着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身边的花鸟虫鱼原来都是如此的美丽,只要用心体会,就能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3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生字。 2. 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等词语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结合语言文字理解“鸟是树的花朵”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鸟儿给冬日带来的无限温暖、生机与快乐。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2. 领悟到身边的花草树木都是一种美,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l 品词析句,感受散文充满诗意的语言,感悟“鸟是树的花朵”的意蕴。
l 让学生拥有欣赏美的心境,发现身边的美好,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德育渗透:感受生活的美好,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发学文兴趣。 (一)教师播放冬日里光秃秃的树木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留给你的感受。课件出示图片 (二)学生描述之后,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去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冬天的。
结合图片理解“稀疏”、“空旷”两个词语,并通过理解词语加深学生对冬日的印象。 (三)板书课题。有了鸟儿的加入,又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一)全班展示读文。
读课文时要读准每个字音。读罢课文,请你用一句话再来描述这个冬日。课件展示阅读要求 (二)交流预设:学生的回答更多地会关注“鸟儿使冬天不再寂寥,而是多了一份快乐和生机”。
三、研读文本,理解“鸟是树的花朵”的含义。 (一)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鸟是树的花朵?边读边勾画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做相关的批注。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二)反馈交流:这是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因此无论学生交流哪个部分,只要紧扣主题展开即可。教师应对以下语段作必要的引导。
1.第二自然段。 抓住“五颜六色”和“大大小小”体会鸟儿的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宛如花朵。课件出示图片和语段
2.第三自然段。 抓住“瞬间”、“装点”、“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得白腴而优雅”,想象满树繁花的情景。借白鸽和玉兰花的特点理解“白腴”、“优雅”。
3.第五自然段。 抓住“冬天的风因为小鸟的跳跃,显得柔和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使树枝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两句话,体会鸟儿给冬天的树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4.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一句话“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借助后面的三个语气表达强烈的问句让学生寻找答案。课件出示三句话
5.第八自然段。 抓住“鸟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第二课时
一、伴乐品读,引发深层思考。 (一)对“鸟是树的花朵”进行交流后,学生伴着音乐把自己感悟最深、重点批注的部分展示朗读。课件出示音乐和图片
(二)学生浏览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鸟是树的怎样的花朵? 1.课件展示读书提示:
鸟是树 的花朵。树是鸟 的家园。 我是从 这个地方看出来的。
2.反馈交流:学生的回答会形形色色。例如:鸟是树美丽的花朵;鸟是树五彩的花朵;鸟是树唱着歌的花朵;鸟是树跳着舞的花朵;鸟是树永久的花朵……尽可能让学生超越文本,进行更大胆、更形象的描述。无论怎样的回答,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课文说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对于“树是鸟 的家园”,重在让学生感受到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天堂。树没有了鸟就没有了生机,而鸟没有了树,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从中感受鸟与树的和谐之美。
二、回归全文,品味语言的魅力。 伴随音乐,选定几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人边听边闭目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境,重温鸟儿给冬日带来的温暖与生机。
三、拓展延伸,发现生活。 小练笔:作者把鸟想象成树的花朵,使冬天寂寞的树有了一番别致的景象。你也有过类似的想象吗?写一写。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
四、指导书写生字。 (一)重点指导下列汉字:
蹈: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鸽:第二笔写成点儿,才更美观。
瞬、婉:右半边不要多笔画,也不要少笔画。 (二)学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写字。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