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名著阅读与中考”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名著阅读与中考”更多相关内容- ·上一篇文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ppt课件1
 - ·下一篇文章:中外名著阅读练习题
 
名著阅读与中考
新课程标准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给我们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综观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题,笔者分析了一下,题型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如:
一、考察故事情节和人物情节题
1、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 武松 。他(她) 醉打蒋门神   的故事家喻户晓。( 2004河北中考)
2、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救了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吗?请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____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名称:______大闹野猪林_________________(2004山西中考)
3.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2004哈尔滨中考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B)
   A. 赵云 B. 关羽 C. 张飞 D. 马超
二、以对联、对对子、歇后语的方式进行考察
1.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①《聊斋志异》②《三国演义》     。(2分)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4烟台中考)
2.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奥斯特洛夫斯基)
  2004福州中考
3.对对联。2004广东中考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多愁善感       ,   黛玉悲葬花       
4、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该歇后语是从—《三国演义》—故事中演绎出来的。2004昆明中考
三、与现代文阅读相结合
1、《 奇妙的对称世界》说明文2004太原市中考
对偶就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v【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取
   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
   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2、《老师对我说》记叙文2004吉林中考
文中涉及到我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你最爱读的是哪一部?结合这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喜爱的理由。(  《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3、《读“磨脑子”的书》议论文2004南京
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4分)
   名著:《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答:情节: 
   体验和感悟:    
四、与文学常识一起考察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004南通中考(B)
   A.《关雎》《蒹葭》《君子于役》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C.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法国文学巨匠罗曼•罗兰所作的《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等伟大人物战胜各种人生艰难困苦的精神历程
五、与仿写句子一起考察
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在仿写两个句子2004河南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六、综合积累与运用
1.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2004贵阳中考)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①书名: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2、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2004陕西中考
   A三顾茅庐 B黛玉葬花 C武松打虎 D大闹大宫
   
序号
出自哪一部著作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情节(不超过20个字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出题,关键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名著的阅读,不能以题代练的方式,这样既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教学流于形式使同学的语言得不到积累,视野狭窄。因此总结题型以便反省自己的教学,可以结合题中的方式如摘记、列图表、做知识卡片等形式,真正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教育的殿堂汲取养料。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一、  名著阅读题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检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2004年和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相比,题型有了新的变化。
1、作品介绍。
例1、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书名: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自己的阅读感受:                                            (2004年贵阳中考语文试题)
    2、读书札记。 
    例2、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2004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
    3、写推荐词。 
    例3、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上。
美文推荐卡:                                 
    美文篇名、作者:                             
    推荐词:                                                    (2004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
    4、叙述情节。
    例4、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 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
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2004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5、仿写句子。
    例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 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200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6、读对联。
例6、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2004年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试题解析
    例1、例2和例3都属于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可以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不同角度切入,不管是要求作品介绍还是写推荐词,首先应该对作品进行反思,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介绍词或推荐词要注意对象——你的同学,也就是说你的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才容易被接受,才容易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
例1可以这样写感受:“ 每当我捧起《 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例2人生启示如“ 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晴”。
    例3推荐词可以参考:“《 生命中的两袋红枣》,‘ 生 命 中 的……’多么鲜明、耀眼的字眼啊!那两袋并不出名的红枣却成了‘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它将伴随着‘我’的一生,永不磨灭……你也读一读那两袋红枣背后的故事吧!”
    例4叙述故事情节要注意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的运用。如: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斗争。’”
    例5要求仿写的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方面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要写出作品给自己的启示。所写作品可不限于《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篇目。如:“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例6用读对联的形式来考查对联中的人物,然后联系对联中的情节,即可解答,前者为《水浒传》,后者为《 西游记》。
    三、名著阅读试题的启示
    初中学生光靠阅读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所以新大纲推荐书目初中10种,中外名著各占5种。                     
    歌德说得好,“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名著如同聆听一个个长者的教诲,会让你受益匪浅。
    首先,要注意日积月累。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课外书,但是,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我们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初中3年可以阅读15本书。
    其次,要注意阅读方法。写读书笔记是很好的辅助手段,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就是指导我们掌握这种方法。写读书笔记,或评点、或赏析、或联想,都是自己的心情、看法和感想,内容和思想都是自己会心的理解,要用自己的心把它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