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2-18 17:21:14

 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新课程要求学生读一些古典名著,吸引文学名著的精华,提高语言、文学素养。近年来名著阅读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

  一、解读名著。

  1、《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

  (1)本书描写了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他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的教育,与循规蹈矩的大人和孩子唱对台戏,他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富于同情心,尤其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危机降临的时刻,他们能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2)片段《当“海盗”去》描写了汤姆•索亚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

  (3)片段《“海盗”生活》描写了汤姆•索亚、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通过景物、心理、言行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在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以后,在享受大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没有人为制造的命令,只有花鸟草木做伴;没有约束人的规矩,可以任意放飞自己的童心和愿望。在这个属于自己的领地里,一切都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和快乐,大自然的温馨与快乐使他们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

  (4)片段《洞中历险》描写了汤姆•索亚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他们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本段是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5)故事梗概。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

  一日半夜,汤姆•索亚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人乔和酒鬼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乔把大夫杀了,并把杀人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索亚和哈克发誓,要对此事严守秘密。但汤姆•索亚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陷于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索亚由于蓓琪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哈泼一起离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镇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去向,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在为他们举行葬礼的那天,他们三人却“奇迹般地”出现了。汤姆•索亚成了学校里的英雄。蓓琪也在不久之后与他重归于好……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场凶杀案——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索亚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人乔,但乔却当场逃走了。汤姆•索亚陷入了极度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索亚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他们决定找到“二号”。

  几天后,蓓琪、汤姆•索亚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麦克杜格尔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汤姆•索亚和蓓琪光顾着玩耍,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人乔……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他们死在洞中了,包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都悲痛极了。直到一天半夜——镇上突然喧闹起来——汤姆•索亚和蓓琪被找到了!原来,汤姆•索亚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最后被几个好心人送了回来。

  由于这件事,洞口被封了。汤姆•索亚知道后,便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蓓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法官便带人去查看,洞门被打开了,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后来,汤姆•索亚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人乔藏到岩洞中了。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从此以后,汤姆•索亚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上……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1)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2)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是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3)《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4)人物及性格特征:

  孙悟空:敢做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猪八戒: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