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与试题质量分析
2008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与试题质量分析
语文学科命题组
2008年烟台市进行统一的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为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学校教学水平、择优录取新生提供重要依据。现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试卷说明与质量分析。
一、指导思想与命题原则
(一)指导思想
2008年语文学业考试遵循“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指导思想,参照省《中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合理意见,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保持以往命题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以此促进并引领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二)命题原则
2008年语文试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在兼顾“双基”前提下,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不考与人一生成长无关的东西,不出繁、偏、怪题。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强调积极的价值取向,努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说明
(一)试卷结构
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卷面、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四部分,共10页、24题。试卷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个别题目适当降低难度,其中易、中、难的比约为5∶3∶2,具有合理区分度。其中读写能力分值为119分,占总分的79.3%;积累与运用分值26分,占总分的17.3%;卷面5分,占3.3%。整个试卷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能力为核心,重视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语文素养。
试卷总体构成及考点分布详见表一、表二。
说明: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的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书写指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够写出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可归类为A这一能力层级。)
(二)试卷特点
1.注重“双基”, 强调读写,突出能力立意原则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包括古今诗词、文言文背默、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全卷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立意原则。整个试卷读写能力分值为119分,占总分的79.3%。其中阅读59分,占39.3%;写作60分,占40%。全卷以阅读和写作为考查重点,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有些题目比较开放,考查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兼顾语文学科“三维”目标,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本次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现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卷面(5分)”,它考查的其实是学生多年来通过规范训练而形成的书写定势,其中隐含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再如课外阅读选文《怀念地球》、《乐书》,文质兼美,学生回答问题,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取向、相应的价值判断。
4.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本次考试所选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社会热点密切相联。如第4题“综合性学习”,涉及
5.强化名著考查,推进“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今年名著考查的内容有所变动,评价性、欣赏性题目的比例有所下降,记忆性题目增加较多。这一变化促进学生阅读名著,其导向性是非常明确的。
“综合性学习”单列为一个10分的项目。内容上,力求体现“丰富多元”“贴近生活”,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形式上,手法多样,有拟写标题、设计主题词、填写“爱心卡”。呈现方式也很丰富,新闻、图片、文字、表格等均在试卷中露面。一题数形,多重功效,既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又彰现出构建“大语文”的意图。
总之,本次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结构简约、题量适中,兼顾三个“维度”目标的内涵,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重视语文“双基”,注重能力发展,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色和个性。
(三)试卷设计意图
1.卷面
卷面分含字体(规范、美观,3分)、卷面(整洁,2分)两部分。
书写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卷面分由3分提高到5分,意在引导教师重视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2.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比较丰富,分值为26分。
第1、2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试卷内容均来自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
第3题名著考查主要涉及课本精选的经典篇章和人们熟知的人物、事件。
第4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学生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能力以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试卷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积累与运用设题难度不大,旨在告诉学生,课文中优秀的古诗文,尤其是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要认真读、背。课标推荐的世界名著不能忽视,尤其是课本精选的经典章节,要熟读、精思。注重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