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研讨会资料专题汇编1
语文中考古诗文复习杂谈
开篇语: 谈谈《语文课程标准》
在复习方案制定之前,我们要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研读。平日我们总以为《语文课程标准》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与我们一线教师关系不大,我们在乎的是考点设置、试卷结构、分数分配等实质性的问题。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师教学和中考命题必须遵守的“法令”。读懂了《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的复习教学才能避免走弯路,做到有的放矢。
上篇 古诗词欣赏
第一部分:命题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但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江西省从2003年开始进行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一直到现在,每年的分值都设置为6分。今年的分值设置为4分。综观这6年来江西省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其命题呈现以下主要七个特点。
一、 注重能力考查
古诗词鉴赏列入江西省中考内容以来,都十分注重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分析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命题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要求古诗词阅读的开放性试题主要表现在:针对文中观点谈自己的看法;对选文的体念和感受;从文中受到的启示;从选文延伸到选文外的内容;对精彩语句的赏析;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简要评论;运用选文内容写话……这些要求,都需要考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这类题目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三、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
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分填空和简答两种。江西省古诗词鉴
赏题还没有出现选择题。
四、选材浅显平易,没有华丽词澡和深奥的典故。
江西省多年来古诗词选材都避开了深奥的典故,凭考生的积累都能读懂。
五、命题所设选项体现了由词句理解到意境想象
由表达内容到技巧的逐层递进的特点,具有引导、启发作用。
六、大多以单独鉴赏为主,也有比较鉴赏
如2004年江西省中考题选择了杨万里的两首写景绝句进行比较鉴赏。单独鉴赏大多以诗或词表现的内容和主题相近放在一起比较鉴赏。
七、原文都来源与课外
作品来源于唐代著名诗人和宋代词人的作品,尤其注重选择江西籍古代诗人和词人的作品,但2008年命题者选择了一位浙江南宋词人高观国的填词作品《菩萨蛮》。诗词多以爱国、离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为中心内容。
第二部分:考点精析
根据200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和“样卷分析”,今年古诗词阅读有两个小题,分值4分。主要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句子)的内容。(2)概括主旨,把握情感。(3)形象分析。(4)整体评价,表达技巧。下面根据历年中考试题,对以上考点作些简单分析。
1、语句理解
“古诗词语句理解”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古诗词中练习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词。透过写作技巧技法来揣摩、推敲、理解语句的内容,概括词的大意,感知诗词的意象,领会诗词的意境。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诗句、概括语句内容、品味关键字句等。如2008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第七题:“这首词上片写-----,下片写----”。这种题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2、 情感把握
“古诗词情感把握”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技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概括诗词的主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概括诗词的主旨、感悟诗词蕴含的哲理等。
在江西省近三年的古诗词阅读考查中,每年都有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考题。如2008年的第八题:“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07年的第八题:“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2006年的第七题:“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形象分析
古诗词中许多作品都涉及人物,有时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如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却坚贞爱国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有时是诗人所要寄托或喜爱的人物。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抓住关键的动词、形容词等进行揣摩。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评析等。如:阅读催道融的《溪局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分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分析三、四两句中的“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4、阅读评价
古诗词阅读评价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修辞手法、表现技法等相关信息,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写出阅读评价。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分析修辞手法;分析表现技法;品味语言风格;相关字句评价等。如:阅读李昱《望江南》“闲梦远/国正清秋/里江山寒色元/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分析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 解题技巧
掌握解题技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2、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
一要学会寻找“诗眼”;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
3、怎样描绘画面呢?
一要激发想象,二要生动表达。
4、怎样鉴赏评价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一是写景方法(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二是修辞手法。三是词语锤炼。然后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即可。
下篇 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命题范围和原则
命题范围:江西省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自课外,题材都是故事性强的人物传记,通过简短的文言材料反应出人物的品格特征。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解释、内容理解、感受评价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命题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西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都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础内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都是围绕着“内容理解”这一核心来设置的。
………………………………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