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形象破解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精练提高).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21 14:42:37

第一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主观试题突破,规范答题指导

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破解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 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为其书房。: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这首诗表现了庵主胡逸老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胡逸老品格清高,为人不慕荣利,有仁爱之心、山水之趣的性格特点。首联赞美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颔联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颈联正面写致虚庵,让读者体会庵主高雅的人格、宽广的胸襟;诗人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通过欲语低头笑等神态描写勾画出一位情窦初开,腼腆羞涩的采莲姑娘。

张诗通过并著莲舟”“不畏风等动作描写写出了一群互助、团结、勇敢的采莲姑娘。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园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兰,新目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筿:竹子。

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先写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后点凄凉恒饥死的可悲可叹之事,二者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折不弯的坚韧、疏放倔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玉瀣(xiè):美酒。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估客:贩货的行商。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第二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情景,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诗人简笔勾勒出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李璟《浣溪沙》中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同写荷花,李词与汪诗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词描写了秋末花残叶败之景,萧条凄凉,渲染了词人的一腔愁绪;汪诗描写了早秋花香叶盛之景,生意盎然,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精心地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感伤的氛围,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愁………………………………【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