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评析】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点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16 15:19:20

点评教师简介:

  陈建浩,中学学科网特约编辑团队语文教师。中文本科,安徽省五河县高三语文把关教师,连续6年奋战在高三教学一线。教学方法独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

  6年自主命题的锤炼,3年新高考的实验,2009年6月,省高考语文命题组不负众望,为全省考生奉献了一份稳字当头、难易适中和考查全面的高考试题。
  这份试题,可以说从很多方面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广东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进步,更反映了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组稳打稳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稳字当头。2009年广东语文试题共六大题,24小题,其中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整个试题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与08年广东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是对2009届高考师生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科学备战的高度肯定,也可以说,为2010年广东高考师生备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难易适中。这份试题难易适中,基本是按照7:2:1的结构设置的,估计与2008年难度差不多,甚至是更容易一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因为人们向来以为,语文试题最应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语文试题应该是最有人情味的题目。但是,现实中我们语文面临着诸多尴尬,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教师授课感到特别疲惫,而最让人诟病的是语文还考不到理想的分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想语文命题是脱不了干系的,其次还有学生原因,还有教师原因等等;而2009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组则很好地摆脱了这些不足,真正为全省考生命制出一份难易适中、区分度科学的好试题。
  纵观09广东试题,可以说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部分4个小题只有第3小题略微有难度,而其它3个小题都很简单。简单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考查的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所以简单是科学的、合理的。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部分,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古诗鉴赏以及名句名篇默写都是不怎么难的。文言文阅读符合考纲中的“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要求,题目难度完全可以接受;古诗鉴赏中“思想内容”“练词”平时都是训练得重点;而名句名篇6分纯属送分。第三大题社科文阅读,选文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且题型与08年完全相同,2个客观题加2个主观题。这样的题目,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文本,然后我们就知道原来“答案就在文本中”。第四大题为现代文选做题,一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耕作的诗人》,一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黄侃先生二三事》。这两个文本阅读的难度都可以接受,且设题角度清晰,要求非常明确,不偏不怪。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部分,一为图表概括题兼考连贯;一为致谢信兼考得体、生动。这2个小题取材贴近现实生活,特别是第23题,更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第六大题是作文题,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而且非常难得的是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不在审题方面为难考生,让考生有话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是语文命题人文关怀的最佳体现。
  考查全面。全卷六大题24个小题,涉及考纲中多个考点。像第一大题中就涉及到字音、成语、病句和连贯(排序)。像第二答题中涉及文言实词、虚词、信息筛选、分析概括、文言断句和翻译、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等等。像其它大题涉及的考点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所以,我们以为,2009广东语文卷是一份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具有非常高含金量的好试题;这份试题更是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组锐意进取、不断探索的结晶。当然,试题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试题在创新方面略显不足,千万不能为了求稳而放弃大胆创新。真诚希望2010年广东语文卷能再换新颜、再攀高峰!
  从这份试题中,我们也能发现,试题的命题趋势在向阅读、写作上倾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向。所以,我们以为,2010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点应该切实放在阅读和写作上。平时的备考工作,应该按照最新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踏踏实实地进行,不要急躁,不要投机。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天天重视阅读,周周强化写作,月月科学训练!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