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评析】2009年山东高考数学理科卷点评
【评析人】彭易军,山东济宁市优秀一线教师。教学教研成绩突出。所带教学班成绩一直位于年级前列;近三年来,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研究》、《数学周报》、《数学专页》等国家级、省级杂志报刊上发表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另一有效解法》、《等差数列的一个非常规性质及其应用》、《帮你认识算法》等10多篇论文;主编参编了《新课程导学导练》、《中华第一考》、《导学教程》多部。
1、试卷特点
1.1降低难度,大力支持素质教育
正如考前普遍预测的一样,今年山东卷的难度不大,与前几年山东卷比较,难度明显降低了。如21题,文字虽然很长,但试题入口很容易,是一道简单的函数应用问题,但计算量不小;再如22题,难度仅与07年山东卷21题相当。素质教育不等于降低试题难度,但为了推行素质教育,维持高中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渡期,降低试题难度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1.2保持稳定,加强考查主干知识
山东卷向来有稳定传统的特点。纵观近几年山东卷试题,今年的山东卷在试卷的结构,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上与往年比较没有太大变化。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还是如下这六块: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两道压轴题,连续3年都是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1.3注重基础,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方法
降低难度后的山东卷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主要以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为主,特别重视考查学生能力。如4、18题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20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21题考查数学应用能力,21、22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特别是运算求解能力体现得很充分,虽然今年试题难度不大,但要拿高分,必须过运算关。
1.4加强应用,突显新课程理念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今年山东卷一改往年无函数应用题的惯例,第21题是一道函数与导数的优化问题应用题。这也导致了今年的不少考生感觉试题不易上手,有些陌生。
1.5适度综合,重视知识交汇
为了体现试题的区分度,试题体现了适度综合,重视在知识点交汇处命题。如11题是随机模拟、几何概型、三角的综合,12题是线性规划和基本不等式的综合;16题是函数性质与方程的综合,20题是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22题是解析几何、平面向量的综合。
2、命题趋势与最新动向
根据以上的试卷特点分析,未来山东卷的命题趋势和动向为:
2.1控制试卷难度,着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2.2全面考查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命题热点不会有太大变化;
2.3仍然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4逐渐加大体现新课程特点的试题的考查力度。
3、2010年高考建议
3.1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着重训练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
“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这是高考不变的主题,今年的山东卷也不例外,所以高三数学的复习,必须回归课本,狠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2模拟题的题型要全,面要宽
纵观2009年山东各地一模、二模试题,几乎都没有涉及函数应用问题。函数与导数的综合解答题,常有应用问题、导数几何意义、含参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函数零点、函数不等式等,根据山东卷的以往经验,一般在后三处命题。由于模拟试题的题型不全,面不宽,所以导致考生对今年高考解答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3.3加大训练有新课程特点的试题
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推理探究能力。今年山东卷考到了数学应用能力。在2010年高三备考中除了要加大数学应用题的训练外,还要注意加大训练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
3.4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高考对学生考查的能力中,计算能力尤为重要。计算又分估算与精算,估算可以提高做客观题的准确率和速度,精算是突破主观题的必备技能。计算是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也是贯彻高考解题的始终,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如今年山东卷21、22题,试题难度不大,但不少考生苦于计算,败于计算。所以高三备考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3.5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比较考试说明的变化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指南针,高考是遵循考试说明来命题的。特别要注意与上一年考试说明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点,特别是不同点。如与2008年山东考试说明比较,2009年考试说明删除了“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和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因此可断定2009年高考不会出现圆锥曲线的实际应用问题;理科不等式证明增加了放缩法,因此可推测2009年高考可能会出现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理科20题(II)便是考试说明变化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