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评析及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意见
4.要正确处理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占领语文的主阵地——让语文处在显要的位置上
在高三的整体教学部署中,语文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当今江苏高考语文赋分在高考总分中占有不容小觑的权重,为此,我们要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首先,采取平时渗透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学好用好语文并非难事,学好用好语文终身受益,让学生感到学而有法、学能致用。其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作为母语,语文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语言学习的积累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使用见缝插针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科学习以及其他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中有语文,活动中有语文;成功里有语文,失落里也有语文;……,语文无所不在,学习语文无时不可。再次,语文学习不能祈求车载斗量式的大丰收,“日有所进”应是我们教学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将教学目标“化整为零”应是我们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水滴可穿石,集腋能成裘。
(2)以阅读和写作训练为重点——让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扎实的训练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三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基础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掌握直接,阅读和写作不着边际,学生感觉渺茫,所以,有的老师对阅读和写作的复习就不够重视。殊不知,这是一种对学生、对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题得分较低一直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在阅读方面,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学生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进而熟练掌握一些解题地思路、方法或规律。写作训练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将阶段训练重点与整体训练布局有机结合,既针对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不同方面开展专项训练,又区分不同类型命题综合训练。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应试策略的优化。
虽然作为高考复习指导文件的《考试说明》年年变化,但《考试说明》的变化对语文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不管语文考试怎么变化,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都要扎扎实实进行,这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3)重视练习讲评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提高
讲评讲评,要既“讲”且“评”——讲正误因果,评优劣高下;讲评讲评,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适度下放话语权。语文练习的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而他人提供的参考答案未必就是最完备、最合理的,在讲评的准备阶段,我们不仅仅要研读文本、研究试题、研究学情,还要重视答案的研究与修正。
进入课堂讲评这一环节,教师的讲解或点拨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读题读文心态的调适、意识的强化、行为的规范、方法的指导,二是题干指令的分解与综合、命题意图的揣摩与理解,三是解题角度的判断与解题思路的扩散,四是答题的规范要求与操作要领。
教师组织下的讲评的终结不是学生练习的终结、思维的终结,讲评后应及时检查、督促学生在课堂反思、修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自己的解题思路、修正自己的答案,惟其如此,我们练习的质量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讲评才能取得更高效的结果。
高三语文复习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对每个老师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2010年江苏高考传达的信息警示我们备考复习不能总是“涛声依旧”,虽说是“年年岁岁课相似”,但应“岁岁年年法不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只有抬头看路,埋头钻研,从头抓起,这样才会明年花开胜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