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三农问题,大政方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21 06:58:03

专题九、三农问题,大政方针

一、时政材料: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200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第六次锁定“三农”:防止农民收入徘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提出了28条措施。

    200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消费券、家电下乡)。

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扩内需保增长)。

   

二、基础知识:

1、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①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实施种粮补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一系列取消农业税、学杂费等惠农政策和措施。

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②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高东低地势,有利于海上气流向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在区域带来丰沛降水;

西高东低使我国的大河自西向东流,并且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自西向东的河流走向方便了我国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③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丰富的降水——适合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秦岭——淮河(1月均温0度、年降水800毫米、小麦面食与水稻米饭)

2、大政方针:科学发展观;根本政治制度;共同理想(奋斗目标);社会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基本问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推进农村建设有哪些重大举措?

52土地改革;5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0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又实行了哪些惠民政策?

取消农业税;率先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3、你认为当前农村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

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水电、交通、信息、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物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精神)、管理民主(政治)。

4、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国家、农民、青少年分别应该怎么做?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对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科技兴农;关注市场信息,懂经营。

青少年——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打基础;

积极宣传党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正确对待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