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防城港市中考政治科复习资料 九年级第二讲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
考点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P47-49
⑴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各国和地区的联系,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⑵在开放的世界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想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外关系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P48
⑴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的开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想结合,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发展。
⑵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⑶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考点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⑴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P50
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②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⑵我国人口现状的影响(人口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P51
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制约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③增加就业困难。
④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⑶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数量最关键的要求。)P52
⑷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P52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
⑴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要求能结合材料概括表述所反映的问题)P53
⑵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P53
★⑶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保护和改善环境本质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能结合未成年人生活实际列出提高环保意识和落实环保行动的做法三个)P53
①提高环保意识:认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自觉接受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②落实环保行动:学会依法保护环境,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不浪费纸张,多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包装袋)等)。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联合国首次提出,联系哥本哈根会议)
⑴原因: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本质上都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P54-55
⑵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⑶措施:
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实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注意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P61
考点三: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要性。(结合国情分析实施这一战略的原因)
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技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科技的重要性)P58
⑵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知识经济的今年,教育决定人一生的命运。(教育的重要性)P59
⑶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偏低。要化我国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迅速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教育与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国情)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61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做法P62
⑴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能力。
⑵只有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迎接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综合国力。
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受制于人。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做法P62
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⑵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⑶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
⑷奖励科技和教育创新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和创造。
⑸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注:⑴是总体上,⑵⑶⑷⑸是具体做法或措施)
复习讲解与训练
一、需要关注的内容
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祖国的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2、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难点)
3、人口问题与资源环境 (重点)
4、科学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立国之本 B.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C.只对少数发达国家开放 D.吸收国外所有的经验
2.历经15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2001年12月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这说明 ( )
A.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B.中国可以离开世界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只有利 D.世界经济已经完全实现一体化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
A.人口基数大、素质差 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C.人口多、老年化 D.人口数量大、分布不均
4.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少生优生 B.计划生育 C.晚婚晚育 D.依法治国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6.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 )
A、少生 B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优生优育
7.“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副对联形象反映了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 )
A、经济发展了,人口就能降下来 B、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减少人口
C、经济发展要和人口的发展相协调,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人口越少,对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减少人口
8.西藏地处“世界屋脊”, 生态环境举世无双。西藏自治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严格保护天然林木,禁止非法毁林;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打击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制止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大旅游景点的环保工作,严格防治环境污染。西藏自治区的这些做法( )
A.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B、彻底解决了当地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C.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D、会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使粮食大幅度增产。他的成功说明 ( )
A.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科学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大力发展科技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10.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
A、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B、资源和能源的竞争
C、创新和人才的竞 D、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11.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
A.经济进步 B.社会科学 C.综合国力 D.科学技术
12.为了解决我国人才紧缺的问题,我国必须( )
A.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3.“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可见,(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A.以德治国 B.科技创新能力 C.诚实守信 D.反对霸权主义
1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
A、人口素质 B、教育创新能力 C、教育经费 D、民族道德意识
15.在现代化建设中,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就要求我们 ( )
①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②主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考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③努力寻求一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
④主要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而不考虑当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 ( )
A.对外开放 B.计划生育 C.科教兴国 D.保护环境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 ( )
A.坚持全盘吸收、全面引进的方针
B.吸收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C.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俗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句话表明: ( )
A.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
B.环境保护搞好了,经济就能快速发展
C.既要发展经济建设,又要保护好环境
D.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经历近30年的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这说明 ( )
A.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B.人口众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C.我国人口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人口基数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D.我国已经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过时
5.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 )
A.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B.变湖泊为粮仓
C.垃圾分类处理 D.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6.2005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中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要真正做到这点就必须( )
A.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B.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C.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以科教为中心,谋更大发展
7.“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我们必须 (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C.积极“走出去”,不必“引进来” D.重视人才的培养
8.下列做法符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有 ( )
A.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留了桥洞
B.认真学习贯彻《防沙治沙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C.工商部门将没收的假冒伪劣产品集中在野外焚烧,滚滚浓烟弥漫天空
D.滥建野生动物园
9.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吴孟超、叶笃正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这说明我国( )
A.鼓励科技创新 B.将科技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0. 中国是DVD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量达到7000万台。从2002年4月至今,中国DVD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向6C联盟(日立、松下、东芝、JVC、三菱电机、时代华纳6大技术开发商组成)缴纳13.8美元、向3C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浦)缴纳5美元、向汤姆逊缴纳1美元至1.5美元的专利费。2004年6月,拥有和杜比公司类似数码影音技术的DTS声称,要强制征收中国DVD生产企业每台DVD机10美元专利费。目前,中国企业每销售一台DVD,就要向各个标准组织交纳总计20多美元的专利费用。现在,一台DVD能赚到10元~20元人民币就很不错了。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DVD企业即将面临生存危机 B.国外企业不愿意输出技术
C.中国和世界技术合作是多方面的 D.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三、非选择题 (共45分)
1.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全球化趋势中,在对外开放中,有人主张应该全面引进,全盘西化。
请问: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说在坚持对外开放中,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5分)
2.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主要数据如下: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人口为126,583万人;人口增长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的113 368万人相比,10年4个月共增长了13 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长1 279万人,年增长率为1。07%。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有4517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45,191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有42,989万人(以上均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67万人。
请问:(1)上述数据反映了我国现在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7分)
(2)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去做?(6分)
(1)反映了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科教兴国的策略,切实把教育和科学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
3. 对联一:知识化民民智开 科技兴国国运昌
对联二:昔日靠山吃山人贫家穷 今朝退耕还林民富国强
(1)请你根据这两副对联所表达的内容把我国正在实施的两大战略分别写在横线上。(4分)
对联一:
对联二:
(2)针对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施这一战略(共10分)
4.材料一:专利,就是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的权益。在实行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凡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的发明创造,发明者都可以申清获取专利。目前我国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只有韩国的1 / 4。
材料二:多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科研方面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我国原创性科技力量仍相当薄弱,许多核心技术主要还是靠引进。我国仍是一个产品生产大国,还没成为一个技术大国。
材料三:2002年,国家科技部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启动了三大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专利战略,集中力量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等12个重大项目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同时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既符合世贸规则,又能保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l)材料一、二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国家科技部门启动的三大科技战略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我国将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5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有何重要启示?(5分)
(l)答:材料一、二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强。
(2)答:体现了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全面深化科技、教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答: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代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青少年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努力培养自己的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