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教案1 人教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18 10:49:14

一、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2)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青少年的成长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教学重点]     青少年受到的种种侵害,青少年受到的身边的保护。

[教学难点]     青少年受到的心理、精神层面的伤害不易理解,来自学校、家庭的伤害不易觉察。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辨证地分析,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自我判断的空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材料)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摘自«北京青年报»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你知道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受到那些伤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

一、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板书)

(一)   种种侵害(板书)

 (多媒体)«劣父教子»«六岁女童屡遭母亲毒打»«街头流浪的孩子»

«五百道作业题»。

 学生分组讨论: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那些方面?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还有那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不能正确的教育子女。学校教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一些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游戏变相赌博摊点毒害青少年等。

 总结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   身边的保护(板书)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编成小品,课前准备,课堂上表演。内容:各方面对青少年的保护,或者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受到各方面的保护,同时明确身边存在的侵害,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总结出: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但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青少年在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的同时,必须加强自我保护,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整体设计意图: 将多媒体资料用于教学,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了解自己可能受到那些侵害,又会得到那些保护,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见闻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表演,然后讨论、分析,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感受?(学生小结)

 

     教师寄语:  略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