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在行动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园小朋友对饮食安全知识的缺乏和生活习性等原因,常有因吃了一些不卫生、腐败变质或有毒有害的食物而造成生命危险的事故发生。因此,饮食安全问题被凸显在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针对幼儿饮食安全的现状,紧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饮食安全在行动》,旨在增强幼儿辨清劣物食品,防患饮食安全,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随便吃东西的危害性,了解一些饮食卫生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行为目标:学会辨别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关爱生命,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正确辨别可否食用的食品,知道食品不可食用的主要原因。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操作卡片若干
3、自制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一阵急促的急救车声音响起,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师问:哎呀,小朋友,发生什么事了?
二、观看课件《丁丁病了》:
(内容):一天,爷爷从幼儿园接丁丁回家,丁丁非要买烧烤摊上的烤小鱼吃,爷爷只好买了两条,丁丁一边吃,一边辣得嘴里直吹气儿,回到家里,赶紧打开冰箱拿了一盒冰激淋吃起来,但还不解辣,又吃了第二盒。吃完冰激淋,看见厨房里有黄瓜,抓起一条,洗也不洗,就往嘴里咬。到了晚上,肚子疼起来了,丁丁疼得在床上打滚,爸妈见了,急得满头大汗,赶紧打电话请来了医院的救护车。医生问丁丁吃了些什么,爷爷把白天的事儿告诉给医生,医生说:“都是那些食物惹的祸。”医生给丁丁开了一些药,护士阿姨还给他打了点滴,并告诉丁丁:“今后可不能再乱吃东西。”
⑵讨论:丁丁为什么肚子疼?这些东西有什么危害?
⑶小结:小摊上的东西垃圾食品多,生冷东西不能吃,没洗干净的东西不能吃。
三、问题探究:
1、沾染了细菌的食物不能吃。点击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⑴讨论:这样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⑵小结:有毒、有病菌。
2、霉变、腐败的食物不能吃。点击图片(发霉饼干、蛋糕等食物)
⑴讨论:这样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⑵小结:有细菌、腐烂变质。
3、未洗干净的食物不能吃。点击图片(沾满泥沙、灰尘的水果)
⑴教师挑逗性地说:“请大家吃水果吧!”
⑵讨论:这样的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⑶小结:不卫生、有细菌。
4、假冒、劣质食物不能吃。图片(小摊贩简易包装食品)
⑴讨论:这些食品能吃吗?为什么?
⑵小结:不卫生、有危害。
四、认识深化:
⑴夏天来了,天热口渴,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可以吗?
小结:口渴应多喝凉开水,冷饮吃多了胃难受,还会闹肚子。
⑵煎烤、麻辣可吃吗?
小结:不卫生、伤口又伤胃。
⑶放久了霉烂的东西能吃吗?
小结:会变质,有细菌。
⑷不洗手可以吃东西吗?
小结:不可以,手上有细菌。
五、操作活动
⑴将幼儿分为四组,每配给一盒图片,其中包括正确与错误的吃法、做法。
⑵请小朋友把认为做得不对的和不可以吃的图片挑出来,说说为什么?(教师同时巡回引导)
⑶完成主题墙
幼儿辩认图片将正确做法和可以吃的食物图片贴到笑脸娃娃的大嘴内,把错误的做法和不可以吃的食物图片贴到笑脸娃娃的大嘴内。
⑷老师小结:它为什么笑?因为它吃的是干净卫生、无病毒的好食品。它哭是因为吃得不卫生,有病毒、有细菌,会生病。
5、引导幼儿说唱拍手歌,结束活动。
(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讲安全,放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爱卫生,勤洗手。
你拍三,我拍三,烧烤吃,别嘴馋。
你拍四,我拍四,冷饮不要贪多吃。
你拍五,我拍五,水果洗净才能吃。
你拍六,我拍六,过期食品要牢记。
从小养成好习惯,身体健康强又壮。
六、活动延伸:
饮食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安全的问题,本活动仅从食品品质、卫生角度进行了探讨,为了提高小朋友的自我保护能力,将以下两项内容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一、哪些吃法不正确,例如吃饭喝水时追逐嘻戏,不嚼碎强咽等。这样易呛伤,噎塞喉等器官。二、哪些东西不能往口中塞?例如纽扣、绳索、铅笔尖锐物等。这些不是食物,塞入口中不但不卫生,还会造成口腔、咽喉肠胃的伤害,甚至生命的危险。把这些内容列为活动延伸,不仅使活动内容得到了完善,而且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