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氧气(科学华师大版七下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30 21:04:53

第三节   氧气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实验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了解MnO2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能说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说出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检验氧气的方法

4)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一般方法,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培养安全防火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5)初步体验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学会记录简单的实验现象。

6)初步练习排水集气的操作方法、燃烧匙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方法。

7)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H2O2O2的方法 2)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3)燃烧的三个条件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氧气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但需要加压和降低到很低的温度,这在实验室是很难作到的。因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演示:一、实验室制氧气:

                         1H2O2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MnO2、猪肝促使H2O2分解,

1.  首先做好对比实验   2H2O2MnO2(少量)       引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3H2O2加入小块猪肝    

反应中,二氧化锰和猪肝的加入,促使了H2O2的分解,它们改变了反应的速度,这种物质我们称为催化剂。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资料:催化剂P52

注意1改变”——包括催化剂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两种情况。一般指的是加快

2没有改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包括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包括反应进行时)都没有改变。

3)不能说某物质是催化剂。要讲明某物质在某具体化学反应中是催化剂。

3.制取装置(作图)介绍仪器

4.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氧气+    条件(催化剂)

5.气体收集: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6.注意:过氧化氢有腐蚀性,使用要小心些。另外反应要放热,一次性不要加得太多

介绍:除了可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以外,我们在实验室还可以用其他的试剂来得到

高锰酸钾→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条件:加热)

氯酸钾氧气+氯化钾(条件:加热、催化剂)如:告诉白色固体氯酸钾在MnO2催化作用下,加热能迅速产生氧气,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用氯酸钾制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板书)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那些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水溶性等

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

活动:P53氧气的物理性质推测,填表

1、氧气的物理性质。用推理的方法和亲身体验方式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1.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1.429g/L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4.液态——1.013×105Pa时,—183℃,淡蓝色;

    固态——1.013×105Pa时,—218℃,淡蓝色。

阅读:阅读课本,了解氧气的密度、熔点、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物理性质。指出气体的密度跟温度、压强有关,气体的熔点、沸点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跟压强有关。

提问:而氮气也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小与空气的气体,那么,怎样才能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呢?

演示: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结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而这也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之一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