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图示教案(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第四节 力的图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力的三要素。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2)会正确作出力的图示。能根据力的图示,说出某个力的三个要素。
3)了解力的示意图的意义和作用,并会用它来表示具体的力。
2、能力目标:
1) 通过作力的图示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 初步锻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知识真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教学难点:力的图示
教学重点:力的图示
教学用具:弹簧、矿泉水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课让学生坐下时,用力压下前排一学生)
问:你感觉到老师刚刚对你做了什么吗?――老师你用力按下我的臂膀。
讲: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那么这些作用效果又是受力的哪些因素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力。
新课:
一.力的三要素
设置:拿矿泉水瓶,(用力很小拿不起来)怎么拿不起来?
生:力气太小了。
设置:力足够大就能拿起来吗?(用手压矿泉水瓶)怎么还是拿不起来?
生:用力方向不对。
设置:用力大小足够大,方向也对就能拿起来吗?(在矿泉水瓶上方用向上的力),怎么回事?
生:用力的地方还不对。
讲:可见对于力作用下要产生效果,还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位置)有关,这就是力的三要素。
板书:力的三要素(见后)
讲:力的三要素不同,那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你能判断这些情况下,主要是力的什么要素影响了作用效果吗?
演示:关门、推门。这是与作用在门上的力的什么要素有关呢?
生:力的方向。
演示:让学生来开门,在不同的作用点上,你有什么感受?………………………………【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