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晶体的常识(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高中化学导学案.doc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晶胞的定义    2.掌握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回顾与思考】  1.晶体有什么特征?    2.如何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阅读】P63 -64  1.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 图晶胞与晶体关系?并完成:
1.晶胞是                  
2.晶体化学式的确定主要采用均摊法,均摊法是指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用,则该粒子对一个晶胞的贡献为1/n。
⑴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即晶胞对该粒子的均摊结果):
①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     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
②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     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
③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     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
④处于体内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每个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为    。
【典例解悟】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晶体
试写出:
(1)甲晶体的化学式(X为阳离子)为    。
(2)乙晶体中A、B、C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
(3)丙晶体中每个D周围结合E的个数是    个。
【练习】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