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苏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每课一练.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9-25 15:36:33

夯基达标

1.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解析:A、B可形成原电池;C、D不能形成原电池,因其未形成闭合回路。A中Zn-2e-Z2+(负极),2H++2e-H2↑(正极)。B中Ag、Cu均不与H2SO4反应,故发生吸氧腐蚀。故选A。

答案:A

2.一个原电池总反应式Zn+Cu2+====Zn2++Cu,该电池电极及电解质可能是(    ) 


解析:原电池总反应Zn+Cu2+====Zn2++Cu可分解为Zn-2e-Zn2+(氧化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正极,因此负极材料只能是Zn。正极为Cu2+得电子还原成铜,电解质应为可溶性铜盐,正极材料为活泼性比Zn弱的Cu、Fe(或C、Pt)等。故答案为C、D。

 

答案:CD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解析:A项中铜,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稀H2SO4是电解质溶液,负极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2H++2e-H2↑。B项中条件相当于在铁片上镀锌即电镀池。C项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故该项不正确。D项中开始发生反应Zn+2HCl====ZnCl2+H2↑,向其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后,发生反应Zn+Cu2+====Zn2++Cu,则铜和锌及电解质溶液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的放出速率。故答案为C。

答案:C

4.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适量蒸馏水

C.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A项中加入浓度大的盐酸,增加了H+的量,也就增加了H2的量。B项与D项加入水或氯化钠溶液都引起溶液中H+浓度的下降,反应速率减慢。C项因锌是过量的,放出H2的量取决于盐酸的量,加入CuCl2后,有少量铜析出,附在锌片上,形成了原电池反应,反应的速率加快。故C正确。

答案:C

5.某原电池,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

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解析:Y电极质量增加,可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而在Y极(正极)上析出金属形成的。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6.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