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精品专题教案.doc
专题七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
专题新平台
【直击高考】
1.ⅠA和ⅡA族元素是典型的金属,要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和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性质的关系。1999年高考选择题考查了ⅠA和ⅡA族元素性质的比较。
2.掌握Al、Fe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Al的两性、Fe、Fe2+与Fe3+ 相互转化及变价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是近年高考选择题、无机推断题命题的重要内容。
3.常见金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重金属盐的污染与环保问题。
4.碱金属元素在电光源、贵重金属冶炼方面的应用,碱金属的氢化物和氮化镁的有关性质及“侯氏制碱法”等也是近年高考无机信息题的出题知识点。
【难点突破】
1.方法与技巧
(1)有关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框图推断,是高考命题中的难点内容。复习过程中,对出题频率较高的四种金属(Na、Mg、Al、Fe)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结合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要进行归纳、梳理和比较,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2)铝与镁、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如图像、函数关系等)为过去高考的较难题。要根据它们的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图像或函数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如图像中的最大值(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和水平线等对正确解题往往有重要意义,同样函数的边界条件及定义域对解题也非常重要。
2.解题注意点
要学会分析信息,正确应用基本理论,如周期律的知识、化学键和晶体理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等知识来解答有关习题。掌握若干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高考必备的基础。
3.命题趋向
金属阳离子的检验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共存,是高考命题的传统“节目”;通过信息给出有关金属、合金等无机新材料的结构或性质,是前几年的高考热点;通过无机信息给予题考查考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专题新例析
【例1】关于IA族和II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周期中,IA族单质的熔点比IIA族的高
B.浓度都是0.01mol.·L-1时,氢氧化钾溶液的pH比氢氧化钡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
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
【解析】对选项A,想一下金属钠与金属镁的熔点即可辨别A是明显错误的。KOH和Ba(OH)2都是强电解质,与KOH不同,每摩Ba(OH)2能电离出2 mol OH― ,OH― 浓度大,溶液的pH大,B选项正确。C选项中联想到氧化镁可作耐火砖的事实可知C选项不正确。对选项D,碳酸镁受热可发生分解,而碳酸钠比较稳定, 选项D也是错误的。
【答案】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典型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了解。错选A、C或D,表明考生对这些物质的特性还不熟悉,尤其是认为碳酸钠也容易热分解,一直是学生的常见错误。复习过程中,要对这些典型物质的特性进行总结和整理,并进行适当的强化记忆。
【例2】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