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 高考化学精品专题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9-05 10:50:29

专题四 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

 

【考点分析】

1.复习重点

   1)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四字“诀”

         写:书写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能拆的化学式(完全电离的酸、碱、盐及融化态的金属氧化物)拆为离子符号;

         物质拆分规则:

         ①完全电离的酸是指:HClH2SO4HNO3HIHBrHClO4等强酸; 中强酸(H2SO3H3PO4,弱酸(H2CO3H2SHFHclOCH3COOHH2SiO3)则不能拆。

         ②完全电离的碱是指:NaOHKOHCaOH2BaOH2等强碱、中强碱的溶液;

         NH3H2OCuOH2FeOH3等难溶性弱碱则不能拆。

         ③完全电离的盐是指:所有易溶、可溶及微溶性的盐的溶液。

         附:盐的溶解性规律: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二元酸的酸式盐 、磷酸的二氢盐均易溶。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的正盐中只有钾盐、钠盐、铵盐溶;氯化物中只有AgCl 不溶;硫酸盐中只有PbSO4 BaSO4不溶,但CaSO4Ag2SO4为微溶。

         ④特殊情况处理:微溶物:作反应物时,为溶液时拆,作产物时不拆。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能拆,而浓盐酸、浓硝酸则必须拆。 酸式酸根离子只有HSO4-必须拆,而HS-、HCO3-、HSO3-、HPO42-、H2PO4-则不能拆。

         ⑤凡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固体、弱酸、弱碱、水等难电离的及非电解质均不能拆。

         删:将未参加离子反应的离子从两边删掉(等个数),整理(系数应为最简整数比)易被忽略;

         查: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注明“↑”“↓” ;④为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应相等。

         以上四个步骤,对于初学者须严格遵循,它可帮助初学者按一定层次分析反应,由表面到实质,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步步深入中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亦有助于学生分析各种不正确离子方程式的错误原因。当然,随着我们学生知识的积累,对化学反应原理、本质认识的加深,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练习中便可删繁就简,直接书写出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书写几个特殊要求

         固体间反应(不是熔融状态),虽然是电解质,但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只能写化学式。一种物质为可溶的固体电解质,放在另一溶液中,此固体电解质仍写成分子形式。例如,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   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

         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发生的是离子反应,但无离子方程式。例如,

         NaCl(固)+ H2SO4(浓) NaHSO4+HCl↑    NaNO3(固)+H2SO4(浓) NaHSO4+HNO3↑

         氧化物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一律写成化学式,不能拆开写成离子形式(只限溶液)。例如:CaO2H+Ca2++ H2O   SO3+2OH-=SO42-+H2O

         磷酸为中强酸,作为反应物划为弱酸范围内,写分子式。例如,H3PO43OH-PO43-3H2O对于微溶的物质,如果作为反应物,一般强调其溶解的一面,若用的是水溶液而该物质溶解的部分又能全电离,则写成离子形式;如果作为产物,常常强调其不溶的一面,按不溶物处理,写离子方程式时以化学式表示。例如,

         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钠溶液:CaOH2+CO32- =CaCO3↓+2OH-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a2++2OH-+CO2=CaCO3↓+H2O

         CaCl2浓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 Ca2++2OH-=CaOH2↓

         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金属、非金属单质均以元素符号或分子式表示。例如Zn2H+=Zn2+H2↑       Cl22Br=2Cl Br2

   3)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4)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

2.难点聚焦

         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的。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