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6 14:58:3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用具:水、水槽、铁块、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平常,我们见过船、鸭子能浮在水面,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放在水面上就会沉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这些现象相关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一)浮力的大小:用测量法研究浮力

  演示实验: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实验: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物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怎样得到,可以通过测量或者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吗?

  1.猜想:F= GF即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这也是浮力的测量方法。

  2.设计实验:播放动画:“对浮力大小的探索”——点击按钮“问题”。

  3.进行实验,播放动画:分别点击按钮:实验,实验二,分析实验现象

  4.分析实验:播放动画:点击按钮:总结。

  5.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F = G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将公式F = G 展开,即F = G = ρgV,这样就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实际问题提供方便。

  (二)物体的浮沉

  利用课件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两个力(F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