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考复习】 试题精选——物态变化 2013年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doc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将干冰投入装水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
3.近年来,美丽山城天更蓝、水更清,大雾天气明显比往年少……。2010年2月,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其中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7.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雨 B.露 C.雾 D.霜
8.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9.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
10.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A.使空气液化 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11.下列事例中的物 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1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全品中考网 全品中考网
1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全品中考网
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露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冰的熔化
16.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17.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全品中考网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8. 2008年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瑞雪,尤其是南方各省市,更是因为雨雪天气,造成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全面告急,滞留民众数以万计。其中以广州的情况最为严重。浙江省杭州市民苦中作乐,把堆积在地面上的雪弄成雪人的造型如图。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凝固形成 B.水蒸气凝华而成 C.冰升华形成 D.水蒸气液化而成
19.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