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9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已召开,在此信息交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4-07 15:50:24

基本知识(一)


 


1.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预备知识


传统说法:力、热、电、光、原
现在说法: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
 


对照课标我们大致可以
 



  对照课标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以下知识是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物质部分:
1.常见的物质、物质的属性和它的三态特征。细分到每一个知识点:温度、密度、熔点、沸点、质量
2.常见的现象。如水的循环
运动相互作用部分:
1.
电磁波、光是电磁波
2.自然界存在多种运动形式;世界在不停的运动中;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重力、弹力、摩擦力;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二力平衡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
4.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 ;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5.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定律;(简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乐音的特征 ;现代技术中有关声的应用;防治噪音的途径;7.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白光由色光组成;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方向的因素;
能量部分:
1.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机械功的概念和机械功率的概念;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内能的概念;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内能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4.热量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5.生产生活中简单串并联的实例;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家庭电流和安全用电知识;
6.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实例;(简单)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进一步学习的预备知识: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原子核式模型 ;(简单)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 ;(简单)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简单)半导体、超导的特点和纳米材料的应用 ;半导体、超导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现代技术中有关声的应用;防治噪音的途径;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白光由色光组成;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和影响力的方向的因素;光是电磁波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基本知识(二)
    适应现代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普遍需要的知识
1.    适应现代化生活
关于物质的物理特征:形态、弹性、颜色
要求: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
案例;哪些物质可用来做刻度尺?它们有哪些优点?日常生活中弹性较大的物质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于哪些地方?
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水沸腾时的温度,冰的熔点和凝固点,人体的正常体温等
运动和力
汽车的后窗上常贴有“请保持车距”的字样,坐在前排的乘客要系好“安全带”,怎样是鸡蛋浮起来?观察汽车的后视镜,手电筒内的反光镜,比较它们与平面镜的异同。家用电器中哪些用到了电动机
2.    现代化建设普遍需要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内容很多,除了一些基础知识以外,还有一些前沿的物理知识,例如:纳米技术、环境意识、流体知识、新材料、电磁波的利用、能源的利用等等。 2008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抽样分析
钟晓青(赣州市教研室)
罗天旻(南康市教研室) 
  钟朝光(南康市第六中学)

近十多年来,江西省都存在几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与之相对应的中考都是采用不同版本的考试试卷,与学生所用的教材相对应,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摆脱教材。但近两三年我省的物理中考一直在这些方面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2008年的中考已经成功突破教材的束缚。真正实现了“考试的内容标准基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相应的要求,而不是教材”.使使用各种版本教材的考生能公平地参与答卷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测量与考查,尤其是对《标准》中要求的“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评价、测量与考查。从这种意义上说,08年物理中考试卷将是江西省物理中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的中考命题继续坚持了以《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标准》)为依据;坚持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注重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坚持了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坚持了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坚持了在实验试题中应兼顾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设置开放性的实验题等诸项命题原则。没有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
一、 试卷的基本情况(抽样试卷数据统计、归纳与分析)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全卷难度    全卷信度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或计算    实验或探究       
试题个数    10    8    5    5    0.638    0.928
满分值    20    24    26    30       
难度系数    0.75    0.65    0.54    0.61       
1.试卷的结构(表一)
附表1:2006、2007年试卷的结构、抽样试卷数据统计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全卷难度系数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作图或简答    计算题    探究题   
试题个数    10    8    4    3    3    0.64
满分值    25    26    15    16    18   
难度系数    0.76     0.58     0.68     0.58     0.60    
06年难度    0.70    0.61    0.54    0.44    0.59    0.59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物理中考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