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专题专练】 物态变化练习题2 2013年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6-18 10:49:59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6.小明用两 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1) 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  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沸点
/℃ 沸点
/℃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 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 0 2 4 6
温度计的示数(℃) 0 0 0 2
现象  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 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 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都是水
10.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 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小手术的 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共39分)
12.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 /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 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 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 容器壁。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