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运动和力》考点精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30 16:10:53

《运动和力》这一章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牛顿第一定律及其相关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方法。力学的概念、规律,特别是它的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对其它运动形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用心去体会。本章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前面三节学习的是运动学的基本内容,后面三节涉及到动力学的基础知识。下面就结合2008年各地的物理中考试题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本章的重要考点。

  一、参照物与速度

  【例题1】(2008年湖北宜昌市物理中考试题)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答案为“C”)

  【例题2】(2008年湖北荆州市物理中考试题)探月卫星“嫦娥1号”于200710月发射成功,目前正在绕月运动,若以地球为参照物,该卫星是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卫星在太空匀速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其动能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加”)。当绕月卫星距地球指挥中心的距离为39×105km时,地球指挥中心发射一个指令,经___________s钟可到达卫星。

  (答案为“运动”、“不变”、“13”)

  【例题3】(湖北省宜昌市2007年物理中考试题)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kmh,这个速度相当于    m/s。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00km,那么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至少需要       h

  (答案为“972”和“4”)

  【考点点拨】参照物是运动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等闲视之。同学们要学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解题时的标准应该根据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和选择,如果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不变,则是静止的。

  速度在初中物理中同学们要重点弄清楚它的公式的简单计算和两个常用单位km/hm/s的换算、1m/s=36km/h等。

  二、力的作图和概念

  【例题42008年江苏省无锡市物理中考试题)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答案:相互;形变)

  【例题52008年湖北荆州市物理中考试题)货物如图1所示随传送带一起匀速斜向上运动,除图1中已画出的外,货物还受到一个力F的作用,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图2

  【考点点拨】同学们要认识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要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力的作用。

  力的示意图是描述力的一种方法,它的本质是表现出力的方向和力的大致大小。常常以作图题出现,同学们在作图时注意一定要画准力的方向并标上箭头,而线段的起点一般都可以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处。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画力的示意图,切忌多画力或者把要求的力画漏掉了。

  三、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例题62008年湖北宜昌市物理中考试题)乘坐公共汽车,当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