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得与失分析
一、 试卷的特点:
纵观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全面考查了《课标》的内容标准,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基本体现以下特点:
1、试卷对考查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充分重视,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生动的物理情境中考查。(如试卷第15、16、17、18、19、23、24等)。作为中考,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考察,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理解、分析和表达,实现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水平测试,这是新课程以来,中考试卷最突出的变化之一。例如第32题通过利用身边的一些器材设计小实验,来考察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一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取生活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价值内涵,让学生感受物理之美。(如本试卷第33)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察。《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三维课程目标,提出了发展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总要求。加强过程与方法的考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34题选择一个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提出猜想能力,学生只有靠自己过硬的知识才能提出合理猜想。
3、关注学科渗透、人文交融、环境保护等,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落实《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如试卷中第8、9、10、11、12、13、14、26、27等)。在平时教学中要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要求学生关注科技、关注社会,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如新能源的应用、物理发展史、上海世博会等具体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呈现。
二、中考成绩: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中考理化实验加试平均分、满分率在全路北区均排在第二;(2)较圆满的完成了局领导下达的指标生任务。
三、对今后教学的一点感受:
1、重视基础,面向全体;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要面向全体,不能仅重视几个尖子生而忽略了大多数,这不仅不符合教育教学理念,而且也不符合教育教学实际,只有提高所有学生的学科水平,才能使整体优势更明显。
2、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不断适应课改要求,新课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实验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不同的侧面、多层次的对概念加以辨析,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深刻理解,并能与相近的概念进行区分;重视对物理规律的教学,同时突出对物理意义的讲解,注意每个公式适用的条件,逐步形成有机的知识框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脱离实际,有些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用具也不甚了解,诸如像杆秤等,像把电动机和发动机混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老师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物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也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脱离实际,有些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用具也不甚了解,诸如像杆秤等,像把电动机和发动机混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老师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物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也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平时教学中要多方面搜集信息,本年度需要重点关注“世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相关课题以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在新课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教育学生认识在生活中,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5、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年试题中的得分的分水岭,这类中等难度的考题在试卷占到30%,对这类习题,平时讲练时知识点把握得要“准”,选题时要“精”,决不搞题海战术,要针对重点习题、热点习题,学生易混淆的习题(如物体升温与吸热,惯性和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等),做到精讲精练,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5、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年试题中的得分的分水岭,这类中等难度的考题在试卷占到30%,对这类习题,平时讲练时知识点把握得要“准”,选题时要“精”,决不搞题海战术,要针对重点习题、热点习题,学生易混淆的习题(如物体升温与吸热,惯性和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等),做到精讲精练,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6、关注学科渗透、人文交融、环境保护等,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7、加强兄弟学校间联系,注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尤其对新题型,热点题目重点讲解,不要怕重复,加强个别辅导,确保尖子生能拿到优分,为能升入重点高中添砖加瓦,重视模拟试卷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
8、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平时要有目的的具体指导,多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8、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平时要有目的的具体指导,多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9、有意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应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留“空白时间”给学生,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让学生不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
10、转变教学方式,注重知识应用。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信息,扩大视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雄关漫道针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一定要用我的努力工作,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不懈努力!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