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竹影》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17 08:03:0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撇、蘸、惬意、口头禅、参差不齐。

2、积累下列词语:静穆、叱咤风云、浑身解数、息息相通、本色当行。

(二)、能力目标:

3、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5、理解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6、培养学生对国画的热爱之情。

7、提高对画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科王

2、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着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地作些评价主要有三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