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教案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一).doc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美苏争锋
1、世界格局的含义
概念: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组成: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均势、稳定的结果。
特点:
第一:任何一种国际关系格局都是相对的,时时处于变化之中,
所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也不可能长期不变;
第二:在国际关系中,“极”的构成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向的因素。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某一方面力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雅尔塔体制
1)、二战后期盟国的会议:
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
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
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系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
2)、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1)确定了战后处置战败国的原则;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3)建立联合国;
(4)对战败国的边界重新划分,对其殖民地重新分配;
(5)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
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产物,它的确立就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这一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1)、背景与条件
背景:美苏两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条件:经济、军事、科技水平等居领先位置。
目的:实现称霸全球的野心
政治:美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球各国,控制利用联合国,推行全球扩张的工具;
经济: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危机,力图进一步打开世界市场)
根源: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
2)、“冷战”政策的含义:
概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峙。“冷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核心: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
3)、“冷战”政策的形成过程
(1)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二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2)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3.12,杜鲁门在国会两院宣读的一篇特别咨文,称为杜鲁门主义。
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影响: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冷战”的宣言“冷战”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6.5,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4)军事——北约的成立。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舆论上 |
|
政治上 |
|
经济上 |
|
军事上 |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
(1948年) 马歇尔计划 |
(1949年) 组建“北约” |
|||
序幕 |
全面开始 |
重要组成部分 |
工具 |
2、苏联的反击措施:
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确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领域 |
政治上 |
经济上 |
军事上 |
时间 措施 |
(1947年)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1949年) 成立经互会 |
(1955年)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
目的 |
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
建立与西方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 |
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 |
4)、结果: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两极格局的特点:
(1)美国、苏联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
(2)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美国、苏联在对立双方的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最显著特点: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所以,“冷战”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