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课时1--跌宕起伏的春秋战国时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18 11:33:11

课时1:跌宕起伏的春秋战国时期

【考点分析】

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表现,尤其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同时,要加强同时期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比较以及儒家思想在后世的发展演变及影响。本考点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模块的第一单元第2课、经济模块的第一单元、文化模块的第一、二单元。

【知识整合】

一、经济发展:

1、农业:(1)生产力:          的使用和推广;水利工程:       、     、     ;(2)生产关系:土地制度,       瓦解,          开始形成,奴隶制经济基础瓦解,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形成;开始通过租佃方式经营土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耕作方式:         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1)冶铸业:冶炼       和      ;(2)经营方式:        、      、       。

3、商业和城市: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和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商业的繁荣促使      出现;商业的特点与中央集权之间发生矛盾,           思想崛起。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 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  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诗经·大田》

    材料四《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3)材料四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