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探索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⑵理解“时和时战”的民族关系的本质,以及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
2、既要肯定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历史作用,同时要正确评价昭君
卫青、霍去病是在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的背景下出击匈奴。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昭君和亲,促进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课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探讨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虽然在战争中汉武帝获胜了,但西汉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汉元帝时期,为维护边境的和平是通过昭君出塞来解决民族矛盾的,换来边境长期的安宁。同样是国力强盛,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可有不同的手段。同时让学生理解战争并不是唯一解决矛盾冲突的手段。这样设计符合现今和平外交的趋势。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1、创设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情景
本课分别设计三幅代表汉与匈奴关系三个时期的地图,让学生根据史实填写地图。学生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和总结出西汉时期民族关系“和-战-和”的整体线索,并由学生自主展示。
地图的题目是:①分别在空格内填写三个时期匈奴对西汉的政策;面对匈奴的政策,西汉所采取的相应措施?②填写西汉政策取得的效果。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