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学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06 20:52:54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采邑改革”以及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能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分析西欧封建王权衰落、地方割据严重的原因;把握罗马天主教会势力发展的原因;同时能比较欧洲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中国城市的不同之处;共同探讨拜占廷帝国兴衰的经过及原因。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本课的重点是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制后,加速了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发展。查理曼统治时,发

动了大规模战争,大批贵族接受采邑,其中很多人获得查理曼赐予的“特惠权”,即享有封地内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采邑逐渐变成世袭领地,大批农民沦为农奴。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国王以下的大封建主往往把一部分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亲信贵族和骑士,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主要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处于最低层的是骑士。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许多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解附庸之间的纠纷。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利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土内,甚至不能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就使西欧封建国家管理系统不完善、王权衰落和政治分裂,战祸连连。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封建金字塔”沉重地压在广大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身上。

疑难点拨

    本课的难点是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也由此出现了行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商业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得到发展,1314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两个主要贸易区:即地中海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政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英国的国会和法国的三级会议逐渐形成,加强了国家的力量,也为文化、科学的发展和冲破教会统治创造了条件。城市兴起后,经营工商业需要文化、科学知识,大学、专业学校和城市文学逐渐产生、发展,学校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后来成为反封建、反宗教迷信的先锋。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元476年,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最重要的王国是(   )

   A、法兰克王国  B、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是(  )

   A、班田制    B、均田制   C、采邑制    D、租庸调制

  3、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4、对15世纪中期的东罗马帝国社会述说不正确的是(  )

   A、仅剩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B、帝国已名存实亡

   C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D、但仍有具大的政治实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