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黄河颂》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17 07:52:06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授课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背景,积累词汇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品读经典语言。

能力目标:学科王

1、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学科王

2、培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目标:

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
2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3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手段和方法:

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
2
、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3
、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4
、诵读法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非常喜欢流行歌曲,如《老鼠爱大米》……但有一些老歌,虽年代久远,却富有生命力。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
   
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今天,咱们就一起学这样一首老歌《黄河颂》。
二、了解黄河
    说到黄河,咱们先回顾一下有关黄河的地理、发源等知识。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看教材插图,你能从诗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词语吗?
三、了解背景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9
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四、诗海畅游读为先
1、诗海畅游读为先,而要读好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请看字词,齐读。
山巅diǎn pǔ育 pén 狂澜lán zhàn 发源yuán
屏嶂zhàng zú流 zī长 气魄pò pì成 wǎn
2
、诵读指导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这首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要求: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重音处理: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