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九年级历史教案
[学法指导]
1、 搜集阅读相关文字、数据和图片资料,运用逻辑方法把有关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
2、 从比较熟悉和了解的身边事物入手,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体现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如火车、汽车、飞机、计算机等,培养历史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3、 利用表格的形式把三次科技革命,三大宗教的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通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三次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影响,培养历史想象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分析,认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6、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7、 通过分析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8、 通过欣赏不同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考点透视]
本单元讲述的是世界古代、近代、现代的科技、思想文化的历史,跨度大,头绪多。中考在本单元命题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特点、成果与影响,三大宗教的产生与传播,古老的文字及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阿基米德等科学家的成就。中考在本单元命题主要以选择、列举和材料分析题等题型出现,问答题命题的空间较小,三次科技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难点突破]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概况、过程和影响
(1)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获得迅速发展;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增加商品产量,必须改进生产技术。
(2) 概况: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兴起,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3) 过程: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被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的“航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4) 影响:
①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③ 工业革命还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