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
[考 纲]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课 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激烈斗争。
(2)内容
①“另起,炉灶”
②“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
③“一边倒”
(3)成就: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过程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①背景:朝鲜停战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②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④意义
(2)万隆会议
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目的: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③概况:中国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成功。
④影响
核心提示 “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
①背景
②经过
(2)中日关系
①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
②经过: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特别提醒 中日关系面临四大“绊脚石”
(1)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不道歉。如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淡化或删除涉及日本侵略历史的内容,右翼学者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的集会等;
(2)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
(3)钓鱼岛问题。日本不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欲长期霸占;
图示点拨 中美关系正常化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
(2)建树………………………………【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