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历史必修一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30 15:55:40

第十四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建议

通过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本课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本课的难点。

在教学中,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意义,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独立试航(预习教材,提取教材关键信息,记下发现的问题,准备参与“合作探讨”)

问题导读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长期被关闭的       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也有很大发展;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利用     ,把利用市场调节当作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市场调节进一步向    扩展。

2、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      新理论,使市场发育处于      和     双轨制之下。1987年,中共十三大进一步强调    和    的内在统一,提出了

       的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       为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此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加快。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通过了         ,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到    ,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出现过热现象,4、鉴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政府加快了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首先,深化     改革,强化中央银行的调控功能。其次,深化      改革,建立和完善新的财政政策职能体系。第三,深化        改革,初步建立主要运用间接方式调控和管理全社会投资活动的新型体制。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     ,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到20世纪末,以       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关键信息

1、城乡农贸市场   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市场机制  生产领域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国家计划   市场调节  计划   市场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世纪末

4、金融体制  财税制度  投资融资体制  “软着陆”  间接调控

我发现的问题: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