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专题一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文详解】
一、实现统一
1、历史条件:
(1)春秋战国时期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
②思想基础:“ ”
③春秋战国的争霸、兼并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的 。
④黄河泛滥和北方民族的侵扰奠定了统一的地理基础。
(2)长期的战乱使广大人民渴望 。
(3)秦国经过 ,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实力。
△第二课堂:关于商鞅变法
②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③结果:在各国变法中效果最显著,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第8页兵马俑图)
(4)秦王 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如李斯、蒙恬、王翦等。
2、过程:
(1)灭六国:
①顺序:开始时间 → → → →魏→ → →完成时间
②观察“秦统一六国”图,想一想,秦统一立国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③影响: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 局面,至此宣告结束。
例题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C)
A、商鞅变法使秦国势力日益强大
B、秦国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C、统一的条件成熟且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胆识
(2)北击匈奴:
措施:①公元前 年,秦军将领 率军夺回 地区②次年,秦军攻占了 地区③秦又修筑“ ”:南起甘泉山的 ,北至 ;加强了首都同北部 的联系。
结果: 、 与蒙恬所率领的 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
△第二课堂:关于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 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清朝康熙时期,虽然 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